高效智能节能泵站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效智能节能泵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节能泵站 伺服电机 数学模型 自整定模糊PID 系统仿真
【摘要】:液压泵站是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的液压源装置,目前液压泵站常用的泵有2种:定量泵与变量泵。定量泵排量不能改变,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给液压系统的流量由调速阀或节流阀调节,多余的流量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因此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变量泵排量可变,其中以变量柱塞泵为主,但变量柱塞泵结构复杂,加工设备投入大,价格昂贵,另外噪声较大,供货周期长,主要应用于高端液压系统中。由于传统液压泵站效率低,能量浪费严重,因此深入研究高效、智能、节能的新型液压泵站,对促进经济发展、节约能源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泵站的控制原理与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节能泵站的控制方式及结构组成。将大功率伺服驱动与廉价定量泵结合,通过引入系统运行参数等反馈信号,形成闭环控制方法,经专用控制器处理,实现便捷的位置、速度、压力控制,降低系统的能量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通过自动化操作,可实现闭环控制,减少泵的空转时间,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以伺服电机驱动内啮合齿轮泵为基础,建立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并进行了稳定性研究和仿真分析,证明了节能泵站系统的可靠性,但是系统频响应不高,快速性不足。针对液压系统是一种存在外干扰的不确定性、时变性、非线性系统,建立的数学模型并不精确,而模糊控制是以操作数据和人的经验为基础,不需要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PID及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策略来提高节能泵站的动态响应,通过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PID及自整定模糊PID均可提高节能泵站系统动态响应,而自整定模糊PID可以动态修改控制参数,因而控制效果更为优异。根据节能泵站控制系统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相应的控制方案,并搭建硬件系统平台,设计了一种高效、节能、变流量、智能控制一体化的液压站系统。
【关键词】:节能泵站 伺服电机 数学模型 自整定模糊PID 系统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3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液压泵站系统发展11-12
- 1.1.2 变频调速12
- 1.1.3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及现状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 本章小结17-18
- 2 节能泵站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18-29
- 2.1 液压泵站概述18-22
- 2.1.1 阀控液压伺服系统18-20
- 2.1.2 变量泵控液压系统20
- 2.1.3 泵转速控制液压系统20-22
- 2.2 节能泵站系统构成22-24
- 2.3 节能泵站液压泵选择24-25
- 2.4 变频调速部分25-28
- 2.4.1 交流伺服电机25-28
- 2.4.2 伺服电机驱动器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3 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29-51
- 3.1 伺服电机系统建模29-34
- 3.1.1 伺服电机构成及工作原理29-30
- 3.1.2 建立节能泵站调速系统数学模型30-34
- 3.2 泵控液压缸建模与分析34-40
- 3.3 位移传感器建模40
- 3.4 系统参数对节能泵站的影响40-44
- 3.5 节能泵站位置控制系统数学模型44-50
- 3.5.1 节能泵站系统的数学模型44
- 3.5.2 节能泵站稳定性分析44-46
- 3.5.3 节能泵站系统仿真46-50
- 3.6 本章小结50-51
- 4 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51-65
- 4.1 经典PID控制51-53
- 4.1.1 模拟PID控制51-52
- 4.1.2 数字式PID控制52-53
- 4.2 模糊控制53-55
- 4.3 节能泵站模糊控制设计55-59
- 4.3.1 论域、量化因子、比例因子55
- 4.3.2 模糊化55-56
- 4.3.3 规则库的建立56-58
- 4.3.4 模糊推理和解模糊集58-59
- 4.4 节能泵站仿真及分析59-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5 节能泵站控制系统的实现65-77
- 5.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65-72
- 5.1.1 控制核心器件66
- 5.1.2 交流伺服电机66-68
- 5.1.3 伺服电机驱动器68-69
- 5.1.4 液压动力元件69
- 5.1.5 传感器选型69-72
- 5.2 节能泵站软件设计72-76
- 5.2.1 主程序部分72-74
- 5.2.2 模糊PID控制流程74-76
- 5.3 本章小结76-77
- 6 结论及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1
- 作者简历81-83
- 学位论文数据集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淑英;;永磁同步传动系统现状及应用[J];机车电传动;2014年03期
2 徐强;;永磁同步电机在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3 于宗振;;基于AMEsim/Simulink的电液伺服比例控制的同步回路建模与仿真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2年03期
4 马小翠;彭朝琴;刘秋生;高敏;袁海文;;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阀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06期
5 张红娟;权龙;李斌;;注塑机电液控制系统能量效率对比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6 李明;;数控机床电气系统变频器应用及谐波抑制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3期
7 刘欢;杨扬;李昌平;;变频调速系统的分析与研究[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8 杨树朝;张卫君;;数字PID在能达选煤厂重介密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选煤技术;2011年03期
9 彭勇刚;韦巍;;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定量泵液压系统在精密注塑中的应用及其控制策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吕杰;路波;刘丽娇;;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补油技术及系统特性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0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汉杰;压力机用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2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00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