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变化特性
本文关键词:自动复叠制冷系统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变化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自动复叠制冷 Ra/R/R 组分变化特性 非共沸混合工质
【摘要】:非共沸混合工质冷凝是温度不断降低的等压冷凝过程,气相和液相组分不断变化。当冷凝器出口温度为300 K时,液相混合工质R600a/R23/R14的质量分数为78.04/12.62/9.34,冷凝液大部分为R600a,但含有相当数量的中低沸点工质。冷凝温度降低至280 K时,R600a在气相中的比例为9.8%,即使冷凝温度降低到质量分数35/35/30的泡点温度249.49 K,R600a在气相的质量分数仍然占2.67%。相分离器I能够分离78.04%的高沸点工质R600a,但低沸点工质R14在液相中占9.34%。相分离器II只能分离30.27%的R23,12.62%依靠相分离器I分离,其余的R23都被带入到蒸发器。R600a在蒸发器内仍然有6.31%的含量,低沸点工质R14在蒸发器内占45.64%。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自动复叠制冷 Ra/R/R 组分变化特性 非共沸混合工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124)资助项目 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152102210279)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470001)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5QN014)项目资助~~
【分类号】:TB657
【正文快照】: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在自动复叠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力状态的变化实现能量相互转换和制冷。工质在要求的低温下蒸发,从被冷却对象中吸取热量;在较高的温度下等压冷凝,向外界排放热量。只有在工作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能够气化和凝结的物质才有可能作为制冷工质使用,多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低温混合工质制冷研究获进展[J];机电设备;2002年02期
2 许名尧,吴沛宜;氮-烃类二元低温混合工质的工作机理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3 乐子玲;微型J-T混合工质制冷研究的进展与水平[J];低温工程;1995年02期
4 许名尧,,何雅玲,陈钟颀;多元氮-烃类混合工质的工作机理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陈光明,侯虞钧;基于最小传热熵增的混合工质最佳组成[J];低温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6 张镨;鹿来运;郭开华;;一种混合工质遴选、配比方法探讨及实验验证[J];低温工程;2013年06期
7 陈斌,陈光明,刘利华,洪峰,胡永亮;混合工质变容量调节技术及其应用[J];流体机械;2004年12期
8 谭连城,荫建民;混合工质制冷系统节能的热力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2期
9 许名尧,吴沛宜;二元氮──烃类低温混合工质的最佳配比分析[J];低温与超导;1994年03期
10 李颂哲;制冷混合工质与替代问题[J];制冷;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明;张丽娜;陈斌;;变浓度混合工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佳威;郭开华;曾丽;舒碧芬;蒙宗信;;环保型混合工质空调系统泄漏仿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勤;陈光明;;多元混合工质精馏循环的优化计算与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甘智华;程章展;黄永华;陈国邦;邱利民;;氦氢混合工质二级脉管制冷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吴裕庆;张华;;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回热制冷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荣梅;魏跃文;谷波;;三元混合工质HFC32/125/134a热力参数模型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赵力;涂光备;张启;梁岩;沈川彬;;混合工质在地热热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齐延峰;公茂琼;曹勇;吴剑峰;;混合工质制冷系统中节流元件毛细管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钱文波;晏刚;冯永斌;陶锴;张敏;杨一帆;阎承涛;;冷冻陈列柜应用混合工质R290/R134A替代R404A的实验研究[A];全国冷冻、冷藏行业制冷安全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裴秀英;李树林;;混合工质R32/R134a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01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伟;新型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世界领先[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丛;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集成及蒸发过程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许雄文;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工质浓度变化及其性能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方;基于传热窄点的热泵用HFC125/HCs混合工质优选及其系统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朱洪波;深冷温区多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5 张仙平;热泵系统用R744混合工质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陈建新;混合工质热物性推算新方法及PVTx测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王勤;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张丽娜;变浓度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东;丙酮-乙醇二元混合液相热力学性质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重阳;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与热源匹配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汤磊;基于混合工质的低品位热能发电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邹晓超;多元混合工质相平衡及传热模拟与系统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方锦;新工质饱和蒸气压实验及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胡永亮;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永磊;两相非共沸混合工质逆布莱顿循环热泵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周阿龙;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系统气液相平衡与循环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莫依璃;工业余热发电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苏健;多元混合工质自动充注装置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7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03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