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3:01
本文关键词: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泉州提线木偶 再设计 用户需求 产品族 产品平台
【摘要】:泉州提线木偶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泉州提线木偶制作工艺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面临后继乏人之困境。此外,目前针对泉州提线木偶的研究,只在戏曲文化的层面,与之相关的书籍记载多是关于泉州提线木偶的历史等,对于泉州提线木偶产品设计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本课题将以产品族设计理论作为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方法,对现有泉州提线木偶产品进行视觉上、功能性等创新与拓展。首先,通过走访与实地调研,了解泉州提线木偶产品、文化以及市场现状;同时,也对其它类型木偶发展进行调研,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泉州提线木偶的特点,根据泉州提线木偶特点提出再设计方向:1)深入挖掘地域特色;2)功能性拓展;3)简化现有互动形式。通过问卷调研反馈信息深入分析用户需求,确定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再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产品族设计理论作为设计指导方法,对泉州提线木偶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构、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分析,创建不同功能模块的产品平台;以此实现模块的批量化生产和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最后,结合产品平台的创新设计思想进行再设计实践,说明基本的产品再设计技术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泉州提线木偶 再设计 用户需求 产品族 产品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4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1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12-14
- 1.1.1 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形势12
- 1.1.2 泉州提线木偶重新受到重视12
- 1.1.3 泉州提线木偶市场广阔12-14
- 1.2 相关概念阐述14-16
- 1.2.1 泉州提线木偶戏与提线木偶14-15
- 1.2.2 再设计15-16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7
- 1.3.1 研究的目的16
- 1.3.2 研究的意义16-17
- 1.4 相关文献研究17-21
- 1.4.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17-19
- 1.4.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19-21
- 1.5 研究的创新点21
- 1.6 课题研究思路与框架21-23
- 1.6.1 课题研究思路21-22
- 1.6.2 课题研究框架22-23
- 2 泉州提线木偶分析23-38
- 2.1 泉州提线木偶历史发展23-24
- 2.2 木偶类型与创新24-29
- 2.2.1 木偶的类型24-25
- 2.2.2 各类木偶发展与创新25-29
- 2.2.3 小结29
- 2.3 泉州提线木偶特点29-34
- 2.3.1 深厚的文化底蕴29-30
- 2.3.2 人物题材具有地域性30-31
- 2.3.3 具有系统的线规31-32
- 2.3.4 灵活性32-34
- 2.4 泉州提线木偶面临困境34-36
- 2.4.1 文化环境层面34
- 2.4.2 工艺层面34-35
- 2.4.3 教育层面35
- 2.4.4 人才层面35-36
- 2.5 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思考36-37
- 2.5.1 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优势与可行性36
- 2.5.2 再设计思路36-37
- 2.6 实地调研总结37-38
- 3 用户调研38-48
- 3.1 调研说明38-41
- 3.1.1 调研目的38
- 3.1.2 调研内容38
- 3.1.3 调研对象38-41
- 3.2 问卷设置41
- 3.2.1 问题设置41
- 3.2.2 问卷分类41
- 3.3 问卷发放与回收41-42
- 3.3.1 问卷发放41
- 3.3.2 问卷回收41-42
- 3.4 数据分析42-46
- 3.4.1 个人信息分析42
- 3.4.2 认知情况分析42-44
- 3.4.3 用户对于再设计偏好情况44-46
- 3.5 构建需求模型46-47
- 3.6 调研小结47-48
- 4 面向用户需求产品族规划48-64
- 4.1 引言48
- 4.2 产品族48-52
- 4.2.1 产品族概述48-52
- 4.3 产品平台52-54
- 4.3.1 产品平台划分52-53
- 4.3.2 模块化产品平台53-54
- 4.4 泉州提线木偶模块化产品平台创建54-63
- 4.4.1 人体木偶解构分析54-60
- 4.4.2 模块划分60-63
- 4.4.3 个性化定制流程63
- 4.5 小结63-64
- 5 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实践64-83
- 5.1 设计定位64
- 5.2 再设计分析64-65
- 5.3 设计方案65-82
- 5.3.1 人物题材选取65-69
- 5.3.2 功能类型类别与转换69-73
- 5.3.3 功能模块配置73-75
- 5.3.4 木偶结构分析75-80
- 5.3.5 设计尺寸图80-81
- 5.3.6 简易操作示例解析图81-82
- 5.4 设计实践总结82-83
- 6 课题研究成果与后续研究展望83-85
- 6.1 课题研究成果83-84
- 6.2 后续研究建议与展望84-85
- 致谢85-86
- 参考文献86-89
- 附录89-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倩况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10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明珍;;浅谈泉州提线木偶[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首都机场举办泉州提线木偶戏展[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5期[C];2011年
3 ;泉州提线木偶陷仔(清)[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2期[C];2011年
4 ;胡总书记高度赞扬泉州提线木偶精彩展演[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4期[C];2011年
5 海安;;书架[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9期[C];2010年
6 ;两岸偶戏联演在泉州举行[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6期[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廖培煌;泉州提线木偶亮相“第一国门”[N];泉州晚报;2011年
2 郭素娥;八天和三分零八秒[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陈世雄;《钦差大臣》:从话剧到木偶戏[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斯州;泉州提线木偶再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习珍英;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灿霖;基于手势交互技术的虚拟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08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