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
本文关键词: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
【摘要】:在红荧烯掺杂的有机薄膜中,通过控制红荧烯的掺杂浓度来改变相邻红荧烯分子间的平均间距,进而调节相邻红荧烯分子间发生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实验上,利用瞬态荧光技术测量了不同掺杂样品光致发光的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三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描述了红荧烯分子间发生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并通过速率方程组的迭代运算拟合了实验测得的薄膜光致发光的瞬态衰减曲线.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红荧烯分子平均间距的增大,S_1+S_0→~1(TT)_i过程的速率呈指数下降规律,这与有机材料中常见的Dexter能量转移过程非常相似.由于这两种过程都可以通过"双电子转移"模型来理解,函数关系上的相似性实际上是对激子裂变的双电子转移模型的验证,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过程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红荧烯 光致发光 激子裂变 电子转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5126)资助
【分类号】:O484
【正文快照】: *联系人,E-mail:yzh6127@swu.edu.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5126)资助单重态激子的裂变(singlet exciton fission,SF或激子裂变),是指在有机材料中由光或电激发产生一个具有较高能量的单重态激子S1,然后S1态激子把其能量的一半转移给另一个处于基态的分子S0,随后S1态激子和S0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世洧;;激子理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2 章继东,陈京好,邓元明,安龙,章昊,杨富华,李国华,郑厚植;静压下半导体微腔内激子与光子行为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2期
3 史庆藩,闫学群;非线性激发的磁激子对的振荡特性[J];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4 江德生;半导体微结构物理效应及其应用讲座 第三讲 半导体的激子效应及其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J];物理;2005年07期
5 鲁晶;侯延冰;师全民;李云白;靳辉;;荧光染料和磷光染料激子形成截面的比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3期
6 吴洪;;量子环上的负电荷激子[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7 ;美首次在室温下演示电磁激子发出激光现象[J];光机电信息;2010年07期
8 D.M.Burland,R.M.Macfarlane;1,4二溴萘单晶中激子的线形[J];国外发光与电光;1975年06期
9 K.S.Song;碱金属氯化物及碱金属氟化物中自俘激子的发光及其电子结构[J];国外发光与电光;1975年06期
10 顾世洧;;晶格振动对激子运动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汤叔ii;;非常色散相互作用维持的激子物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昌祺;;激子—激子相互作用与量子阱中激子的共振荧光[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3 徐士杰;;氧化锌中激子的超快形成过程以及多体Fano共振的时间过程研究[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于暹;郑纪文;刘国兴;陈克良;;激发核趋向平衡态的过程[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杨少鹏;张雪峰;杨雅茹;赵谡玲;徐征;宋丹丹;李艳蕊;李庆;庞学霞;;铱配合物掺杂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少鹏;杨雅茹;张雪峰;赵谡玲;徐征;卢素魁;秦向东;宋丹丹;李艳蕊;;PBD的掺杂对PVK:Ir(ppy)_3体系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霞;美首次观察到激子内自发相干的细节[N];科技日报;2012年
2 刘霞;美首次在室温下演示电磁激子发出激光现象[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盼;同质异相的纳米硫化镉的激子复合动力学和自旋极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周叶春;有机发光器件性能优化及激子扩散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郭子政;Ⅱ-Ⅵ族半导体异质结构中的激子及其压力效应[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吴勇;利用原位光致发光测量研究有机半导体中的激子过程[D];复旦大学;2007年
5 师全民;聚合物半导体中激子离化及电荷输运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邹炳锁;纳米微粒的生成、结构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光学性质[D];南开大学;1993年
7 赵国军;半导体量子阱中的杂质态和激子的压力效应[D];内蒙古大学;2003年
8 赵东旭;氧化锌基材料紫外发光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9 张传意;激子和电磁激子的凝聚及其Josephson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10 石磊;氮化物半导体量子点中的束缚极化子、激子及应变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绪东;激子极化激元的布洛赫振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黄向南;半导体量子点中多激子的新奇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张冰;电子关联对聚合物中激子和双激子极化性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智斌;反向偏压下有机阱结构器件的激子离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郭丽媛;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陈少波;有机聚合物中单激子和双激子极化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刘超;二维带负电激子系统的低激发能谱与对称性效应[D];广州大学;2008年
8 王宁;双量子环中双激子和负施主中心杂质体系能态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红;抛物量子阱线中激子和激子复合物的性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传慧;磁场下有机分子晶体中极化子与三态激子的散射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6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13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