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RBF模糊神经网络的旋转柔性铰接梁的振动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适应RBF模糊神经网络的旋转柔性铰接梁的振动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刚柔耦合系统 柔性铰接梁 振动主动控制 自适应 模糊神经网络
【摘要】:由柔性关节连接中心刚体和挠性附件的刚柔耦合系统广泛应用于卫星太阳能帆板、空间机器人等领域中,在调姿或者外部扰动带来振动时,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指向精度,对带有铰接结构的柔性梁的影响更甚。设计并建立了带有柔性关节(谐波齿轮)的旋转柔性铰接梁实验平台,基于压电传感器测量信号的振动频响特性分析,分别采用PD控制和自适应RBF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进行了基于电机驱动的位置设定点弯曲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实验比较结果验证设计的自适应RBF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能够快速抑制振动。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181)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ZG0019)
【分类号】:TB535;TP183
【正文快照】: 旋转柔性梁系统在卫星太阳能帆板、空间机器人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柔性附件的使用提高了航天器设计和制造的灵活性,降低了成本,但同时由于其模态阻尼小,在外部扰动、调姿和转动过程中,大幅值的振动将持续很长时间,带有铰接结构的系统影响更大。这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指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飞;模糊神经网络中长期负荷预报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关碧华,周雅莉,尹建民,张奇志;噪声有源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章玲,葛世伦;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肖文晖,刘亚斌,王思存;燃气小时负荷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J];煤气与热力;2002年01期
5 刘剑,谷中丽,戴旭文;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年06期
6 李琳,程昌银;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1期
7 刘普寅;一种新的模糊神经网络及其逼近性能[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2年01期
8 龚剑扬,司锡才,郜丽鹏,蒯冲;混沌序列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年04期
9 胡文斌,王少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2003年05期
10 方彦军,苏正伟,李世红;基于一种混和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的优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飞;李怀;;模糊神经网络在室内采光控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2 荣莉莉;;模糊神经网络在项目评价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孙增圻;;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4 马海峰;李晨光;唐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列车运行安全控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5 王孙安;杜海峰;;基于相平面的模糊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A];第一届全国流体动力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任胜兵;喻寿益;;一种正交基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7 花强;王熙照;;模糊神经网络的优化[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8 万沛霖;何莉;张志远;;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刘国光;程青蟾;李燮里;张月兰;;声发射模糊神经网络[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世卫;李爱国;;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模糊神经网络[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梅;模糊神经网络的性能及其学习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龙;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及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翟东海;加乘型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杨洁;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收敛性与阈值可去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艾芳菊;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6 王振雷;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2年
7 孙海蓉;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8 周志坚;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模糊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9 朱喜林;模糊神经网络选择机械加工参数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向坚;微型飞行器姿态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22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2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