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3 2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多态制造系统 通用生成函数 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 状态熵 可靠性分析


【摘要】:针对制造系统的状态多样性和传统可靠性分析问题的条件约束,研究了一种基于状态熵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从元件到子系统、从子系统到系统的层级划分方法对多态制造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在信息熵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态制造系统状态熵数学模型,提出通用发生函数与最大熵原理相结合的多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求解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的步骤。通过勒让德转换和牛顿切线法,得出最大熵概率密度函数中的拉格朗日乘子并求出系统的可靠度,对多态制造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分析,并与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做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4015-022)~~
【分类号】:TB114.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为了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制造系统在规模和结构上不断扩大,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制造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是衡量制造系统性能优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可靠性是一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亮;立方体表示方法及其在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质量与可靠性;2000年06期

2 蔡琦,陈文振,孙丰瑞;热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问题与对策[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6期

3 辛开远;系统可靠性分析讲座(续一)[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6期

4 李岩;王社伟;;一种新型的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1期

5 莫毓昌;赵建民;韩建民;钟发荣;;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30a研究进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姚增起;;《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综合》评介[J];自动化学报;1993年03期

7 刘艳秋,张颖,汪定伟;给定流约束多状态装置系统可靠性分析决策[J];控制与决策;1999年S1期

8 韩明;某型工程车系统可靠性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1年02期

9 辛开远;系统可靠性分析讲座[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5期

10 陈卫东;李建操;;基于改进等效平面法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J];力学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虹伯;郭建英;丁喜波;;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宇;王保国;;汽车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分析[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七卷)[C];2005年

3 曹起风;;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改革[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4 刘刚;郑云龙;;非线性刚架系统可靠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5 白影春;韩旭;姜潮;;基于证据理论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许春明;陈虹;夏勇;钱勇;;不同测试模式下典型系统可靠性分析[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武小悦;;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研究综述[A];2010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陶友瑞;韩旭;;基于随机与认知不确定性的多学科系统可靠性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明星;林少芬;江小霞;;基于故障树的搅拌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A];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邵国湘;;DCS系统可靠性分析[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俐萍;基于可能性度量的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庞煜;基于可能性理论和格论的系统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建操;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莫毓昌;高可靠实时多阶段系统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安海;桁架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杨建平;证据理论及其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顾永维;综合考虑静强度、疲劳和稳定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包洪兵;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传力路线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展;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雷鹏;考虑不能覆盖失效的模糊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旭方;随机非线性滞回系统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4 王雨;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可修复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2年

5 高狄;具有常规错误的简单混联可修复系统可靠性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6 王磊;物流中心搬运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桂丽;系统可靠性分析GO法及其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郭晓明;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张鑫;模糊环境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10 康晓辉;基于GO法的中国实验快堆核岛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本文编号:1249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49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