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一种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2:07

  本文关键词:一种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颗粒阻尼 损耗功率 有效质量 损耗因子 阻尼力


【摘要】:在垂直简谐激励条件下,通过控制阻尼器运动的加速度幅值和振动频率,测量在相应振动环境下的力信号和加速度信号,利用稳态能量流法对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加速度幅值的增加,阻尼器的损耗功率单调递增,有效质量呈现为"平缓减小—临界点—下降"的变化;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其损耗功率逐渐减小,有效质量变化不明显。且通过对比分析损耗功率、损耗因子、阻尼力等特性,可知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较普通硬壁阻尼器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105283)资助
【分类号】:TB535
【正文快照】: 带活塞的颗粒阻尼器是一种振动被动控制技术,它在原有的非阻塞性颗粒阻尼器基础上引入阻尼杆,将颗粒体填入结构空腔中,再把阻尼杆插入颗粒体中[1]。当系统结构振动时,颗粒体与阻尼杆产生碰撞、挤压和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和声能,产生阻尼效应,从而显著提高系统结构的阻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张京伟;;新型阻尼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1年12期

2 刘晖,唐家祥;主动调频阻尼器的参数优化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0年03期

3 段权,徐晖;旋转式硅油阻尼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4 杨智春,李斌;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5 黄震宇,陈大跃,谢国权,朱成刚,赵春宇;电流变阻尼器的频率自适应减振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6 孙荣;可控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原理及初步实验研究[J];杭州科技;2003年05期

7 冯雪梅,汪伟,刘佐民;阻尼器试验中的数据处理[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李春祥;基于刚度-阻尼器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模型的性能评价[J];振动与冲击;2004年04期

9 王桂红,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实验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郑水英,马振飞;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凌;杨智春;孙浩;温金鹏;;一种新型非线性阻尼器的设计及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贾九红;黄修长;杜俭业;汪玉;华宏星;;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周海俊;王石城;孙利民;张文生;;考虑阻尼器刚度影响的张力梁复特征值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王湛;李江刚;潘建荣;;装有金属阻尼器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晓斌;陈五星;胡军华;周勇;;蓄能式阻尼器的仿真与试验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2009年

7 杨光;陈塑寰;杨志军;;电流变阻尼器在结构中的最优位置[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苗中华;刘成良;焦素娟;王旭永;张卫峰;;一种新型液压阻尼器设计、建模与仿真[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路;朱炳寅;;新型MR阻尼器出力状态设计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泉樱;;旋转机械阻尼器弹簧疲劳试验研究[A];核工业集团公司第八届可靠性成果发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付华;Nano-MR阻尼器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2 郝德刚;多层钢板转子阻尼器及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于长淼;双超越离合器式电磁馈能阻尼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熊九郎;TiNi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环阻尼器的阻尼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何玲;流体阻尼器特性及其对整星隔振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路;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高慧婷;Fe/Zn复合材料及液压阻尼器抗震性能数值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俊建;基于无线网络的MR阻尼器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付立新;带弹性涂层的颗粒阻尼器阻尼特性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郭泉樱;专用设备阻尼器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李春阳;MR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减震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魏宏玲;自感式电磁阻尼器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6 王桂红;被动式电磁阻尼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韩俊华;MR阻尼器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宁静;基于阻尼器优化配置的结构动力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周天平;颗粒阻尼器对悬臂梁结构受追振动的减震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王赣城;弹性胶泥阻尼器的振动与冲击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建模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0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50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