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线性温度场中布朗制冷机性能优化
本文关键词:非均匀线性温度场中布朗制冷机性能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布朗制冷机 非均匀温场 制冷系数 制冷率 品质因子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由周期性非均匀线性温场所驱动的布朗制冷机性能特征.利用布朗粒子的动力学方程——Langevin equation,获得了稳态时布朗制冷机的粒子流、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势垒高度、非对称性、外力和温比等参数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在最大品质因子条件下,对制冷机性能参数进行优化,画出了优化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随温比的演化曲线.研究表明:在准静态极限下,制冷系数趋于用等效温度给出的卡诺制冷系数,制冷率趋于零;制冷系数随制冷率增加而减少;优化的制冷系数随温比减小而下降,而对应的制冷率却相反;相比于在分段均匀温度场中,非均匀线性温度场将导致制冷系数的提高.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物理系;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助资助项目(编号:11365015)
【分类号】:TB651
【正文快照】: 1引言布朗马达是一种利用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反转对称性破坏而引起非平衡热涨落,导致布朗粒子定向流,实现有用功输出的装置.因为这一类的马达强烈地依赖着热噪声,使得布朗马达只在纳米尺度下才可能实现,因此在现在对于小尺度能源的需求和装置微型化趋势的形势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泽民;陈林根;王文华;孙丰瑞;;三类微型能量转换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9期
2 程海涛;何济洲;;一维晶格中费曼棘齿-棘爪热机[J];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3 程海涛;何济洲;肖宇玲;;周期性双势垒锯齿势中温差驱动的布朗热机[J];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4 丁泽民;陈林根;孙丰瑞;;空间周期性温度场中布朗热泵的热力学特性[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XIA Shao Jun;CHEN Lin Gen;SUN Feng Rui;;Optimization of equimolar reverse constant-temperature mass-diffusion process for minimum entransy dissipation[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6年12期
2 XIA ShaoJun;CHEN LinGen;XIE ZhiHui;SUN FengRui;;Entransy dissipation minimization for generalized heat exchange processe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6年10期
3 肖宇玲;缪贵玲;何济洲;;非均匀线性温度场中布朗制冷机性能优化[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6年07期
4 吴志祥;陈林根;戈延林;孙丰瑞;;工质非线性变比热比不可逆Dual-Miller循环生态学目标函数优化[J];节能;2016年06期
5 张磊;陈林根;孙丰瑞;;基于概率方法的化学反应驱动热机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6年05期
6 熊兵;陈林根;孟凡凯;孙丰瑞;;烧结烟气余热驱动圆筒式两级热电发电装置热力学分析与优化[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6年03期
7 丁泽民;陈林根;王文华;孙丰瑞;;闭式中冷回热燃气轮机循环经济性能优化[J];热力透平;2016年01期
8 丁泽民;陈林根;王文华;孙丰瑞;;三类微型能量转换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9期
9 肖宇玲;何济洲;何弦;;一维晶格费曼棘齿-棘爪制冷机性能[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5年01期
10 肖宇玲;何济洲;程海涛;;温库边界对布朗热机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4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HEN Lin Gen;;Progress in optimization of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based on mass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um principl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4年12期
2 杨智敏;廖天军;林比宏;;燃料电池-真空热离子混合系统的性能特性和优化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11期
3 肖宇玲;何济洲;程海涛;;温库边界对布朗热机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4年20期
4 廖天军;杨智敏;林比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斯特林热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性能优化[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08期
5 OU CongJie;HUANG ZhiFu;LIN BiHong;CHEN JinCan;;A three-process quantum engine cycle consisting of a two-level system[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4年07期
6 杨智敏;廖天军;林比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温差热电混合系统的性能优化[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4年06期
7 丁泽民;陈林根;戈延林;刘晓威;孙丰瑞;;不可逆双谐振通道电子热机生态学性能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6期
8 廖天军;杨智敏;林比宏;;热离子-温差热电混合发电模块的优化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4年02期
9 丁泽民;陈林根;戈延林;孙丰瑞;;不可逆双谐振通道能量选择性电子制冷机热力学性能优化[J];热科学与技术;2013年04期
10 OU CongJie;HUANG ZhiFu;LIN BiHong;CHEN JinCan;;Performance of a two-state quantum engine improved by the superposition effect[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星,钱斌;冷凝及汽化温度的变化对制冷系数影响的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4期
2 张武军;;浅析工况变化对制冷系数的影响[J];职业;2012年24期
3 王勤,周金坤;从“部分卸载”对制冷系数的影响看冷库兼冷的利与弊[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蔡文海;中央空调制冷系数与制冷主机节能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5 严子浚;铁电制冷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和制冷率[J];低温工程;2000年02期
6 田江晓;白路;;对卡诺制冷机极限制冷系数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年01期
7 陈金星,钱忆平,钱斌;制冷循环的过冷对制冷系数比值的影响[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4期
8 陈金星,钱斌;制冷循环的过热对制冷系数影响的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9 陈金灿,严子浚;三热源制冷循环的最佳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关系[J];科学通报;1989年07期
10 屠友明,陈林根,孙丰瑞;变温热源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优化[J];低温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浦悦;;控制排气温度 优化运行工况 提高制冷系数[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建一;陈海洋;;两次节流循环在氨制冷系统的效率分析[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曦;武卫东;张华;吴亦农;;斯特林制冷系数随传热温差的敏感性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浦悦;;控制排气温度 优化运行工况 提高制冷系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文宇;GAX循环的模拟与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2 薛小代;增大热源温差型太阳能制冷系统的优化[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2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5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