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因斯坦制冷循环的单压系统改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4:36
本文关键词:基于爱因斯坦制冷循环的单压系统改进的研究
【摘要】:综述了爱因斯坦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单压吸收式制冷装置,通过对该系统建立热力学模型,应用P-T方程和P-R混合规则模拟出系统中正丁烷-氨、氨-水工质组的相平衡参数曲线,和各状态点的状态点的初始参数,探究了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系统COP及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系统COP呈下降趋势,冷凝温度上限为48℃;当发生温度在100~120℃范围变化时,系统COP随发生温度升高而增加。相对而言,系统COP对发生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发生温度次之,再次是冷凝温度。模拟结果为后续试验台搭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ZZ117) 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分类号】:TB657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吸收式制冷中的一员,爱因斯坦制冷循环系统虽然性能系数较低,但该循环可以利用对臭氧层无危害的工质对,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便于与家用建筑相结合,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紧凑化轻型化应用方面具较大发展前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考虑与太阳能、地热能等低能级热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颂哲;制冷混合工质与替代问题[J];制冷;1996年01期
2 高林,金红光,郑丹星,刘泽龙,林汝谋,蔡睿贤;混合工质中低温热力循环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3 刘利华;张丽娜;陈光明;;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装置的研究现状[J];制冷学报;2007年06期
4 莫炳坚,李颂哲;混合工质与节能[J];低温与特气;1994年04期
5 许名尧,何雅玲,陈钟颀,吴沛宜;氮-氟里昂低温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循环特性的分析[J];低温与超导;1995年01期
6 马一太,杨昭,,李丽新,岳杨,赵凤亭;混合工质冷热联供型空调机的研究与试验[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5年02期
7 苏志军,阙雄才,陈芝久,严家
本文编号:1265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6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