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本文关键词: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球系统 能量和水循环 生物化学循环 卫星观测 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
【摘要】:地球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冰雪圈、固体地球)尤其是人类活动等任何组成成份的变化,都会引起地球系统的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科学挑战之一是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复杂变化的地球系统,认识地球系统如何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认识地球系统未来变化趋势及如何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卫星独特的全球覆盖和日尺度的观测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所能探测到的多时空尺度上的物理动力过程,在全球范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挑战具有重要作用,揭开了地球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新纪元。以地球系统的视野,抓住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循环过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学循环),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长期稳定、准确性较高的卫星观测数据,以水循环为例,卫星遥感具备获取全球范围水循环关键参数能力,但是系统性综合观测能力不足,整体精确性受到综合化的可靠空间数据集的限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发展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sion),并寄希望以此为核心传感器发起全球分布式水循环观测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水循环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与领先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953700)~~
【分类号】:TP79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施建成,雷永荟.2016.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遥感学报,20(5):827 831Shi J C and Lei Y H.2016.Remote sensing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5):827 8311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地球科学从人类探索居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耿安朝;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与应用[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孙建中;;利用高分遥感工程助推地球系统科学载体生态发展[J];红外;2014年06期
3 王晓光;杨新;;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对地球观测的影响[J];航天器工程;2009年04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与中国战略[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余星涤;;论文化透镜映照下的地球系统科学[A];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锦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校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梁顺林;李小文;;致谢[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何翔;华洪;赖绍聪;周鼎武;;秦岭多学科综合性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妮;地球系统科学不能光做“加法”[N];中国矿业报;2014年
2 汪品先;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N];文汇报;2006年
3 贾朋群;美国学者要求建立地球系统科学局[N];中国气象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晓妮;走出地球系统科学误区 拓宽空间时间视野[N];中国气象报;2014年
5 关世桥;地球系统科学及其在煤炭地质行业中的应用前景[N];中煤地质报;2006年
6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张江齐;国家测绘活动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任务[N];中国测绘报;2001年
7 成银生 华卫列;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在南京大学成立[N];大众科技报;2000年
8 记者 赵凤华;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揭牌[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唐景莉;北师大成立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 林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N];中国气象报;2006年
,本文编号:1299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29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