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地裂缝模拟试验

发布时间:2017-12-21 2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地裂缝模拟试验 出处:《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裂缝 网络并行电法 地电场响应 模拟试验


【摘要】:在应用网络并行电法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基底潜山的物理模型,对注水条件下模型土体开裂过程中的地电场响应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土体中电位、电流和电阻率的变化与土体含水量密切相关,随着土体中含水量的改变,自然电位、一次场电位、激励电流和视电阻率发生急剧变化;网络分布式并行电法反演信息表明在视电阻率曲率值较大位置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裂缝,不均匀沉降的程度越大,地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也越大。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苏南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及预警研究”(201411096)之子课题;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分类号】:P631.3;P642.26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多个地区地下水资源遭到过量开采,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降,而不均匀沉降又诱发了大量地裂缝,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1-7]。因此,深入研究三维地质结构的土体地裂缝的成灾机理和发育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绪龙;孙强;张卫强;薛雷;;基底潜山对土体失水收缩开裂动态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2 刘盛东;吴荣新;张平松;曹煜;;三维并行电法勘探技术与矿井水害探查[J];煤炭学报;2009年07期

3 刘盛东;王勃;周冠群;杨胜伦;陈明江;;基于地下水渗流中地电场响应的矿井水害预警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吴荣新;刘盛东;周官群;;高分辨地电阻率法探测煤矿地质异常体[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7期

5 郑灿堂;;土坝自然电场的分布特点[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6 郑灿堂;应用自然电场法检测土坝渗漏隐患的技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3期

7 殷跃平,张作辰,张开军;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2期

8 武强,陈佩佩;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1期

9 武强,陈佩佩,张宇,董东林,王龙;我国城市地裂缝灾害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2期

10 刘盛东;刘士刚;吴荣新;张平松;范一木;;网络并行电法仪与稳态电法勘探方向[J];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2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芹芹;邓舒;张卫强;唐鑫;;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地裂缝模拟试验[J];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2 鲁晶津;;工作面隐伏含水断层电透视异常特征模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8期

3 刘萌;陈世俭;;基于内梅罗指数与主成分分析的洪湖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4 丁小平;周万福;耿济世;苏天明;王勃;;多孔介质非饱和入渗过程的地电响应[J];工程勘察;2016年08期

5 王喜;谭军利;;中国微咸水灌溉的实践与启示[J];节水灌溉;2016年07期

6 张海波;李宗春;许兵;郭风成;;IPTA方法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6年02期

7 Yang Cai;Liu Shengdong;Liu Lu;;Water abundance of mine floor limestone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年03期

8 鲍道亮;刘耀华;邱占林;;网络并行电法技术探测煤矿地质异常体[J];龙岩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9 彭业升;宋大钊;高勤琼;;高突煤层水力压裂视电阻率响应特征分析[J];煤矿安全;2016年04期

10 付艳春;张卫强;刘荡平;;岩石破坏与电阻率变化特征研究[J];煤炭技术;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宗泽;袁俊平;韦杰;曹雪山;刘华强;徐彬;;论裂隙对膨胀土边坡稳定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2 周东;王利明;欧孝夺;王业田;;环境温湿度对粘土干缩裂缝结构形态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裴银鸽;徐则民;张家明;;土体干缩裂缝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4期

4 唐朝生;施斌;顾凯;;土中水分的蒸发过程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6期

5 胡波;龚壁卫;程展林;刘鸣;周武华;;膨胀土裂隙面强度的直剪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6 殷宗泽;徐彬;;反映裂隙影响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7 殷宗泽;韦杰;袁俊平;曹雪山;;膨胀土边坡的失稳机理及其加固[J];水利学报;2010年01期

8 施斌;唐朝生;王宝军;姜洪涛;;粘性土在不同温度下龟裂的发展及其机理讨论[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9 黄强兵;彭建兵;闫金凯;陈立伟;;地裂缝活动对土体应力与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10 王爱国;袁道阳;梁明剑;;兰州盆地最大潜在地震变形数值模拟[J];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钦忠,冯志生,宋治平,赵卫国;崇明与南京台震前地电场变化异常分析[J];地震学报;2004年03期

2 沈红会;冯志生;李伟;王锋;;地电场观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华南地震;2005年04期

3 沈红会;冯志生;燕明芝;田韬;李伟;;地电场震前变化的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2006年01期

4 张学民;郭建芳;郭学增;;河北省数字地电场数据分析[J];中国地震;2006年01期

5 李伟;;地电场观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林向东;徐平;鲁跃;张洪魁;武安绪;李菊珍;;地电场观测中几种常见干扰[J];华北地震科学;2007年01期

7 李晓东;袁顺;王宝柱;;地电场架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干扰的排除[J];内陆地震;2008年04期

8 张颖;席继楼;;区域地电场观测数据分析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年03期

9 史红军;;地电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2期

10 张秀霞;李飞;苏泽云;肖飞;孟科;;新沂地震台新建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继楼;赵家骝;王燕琼;王兰炜;李艳东;;地电场观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2 殷志刚;张彩艳;;山西地电场特征初探[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牛延平;曾文浩;王小娟;田野;刘白云;;地震地电场观测及布极方式探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庄楠;席继楼;刘超;;地电场观测中的地铁干扰特征分析讨论[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吴小平;徐果明;;点源地电场的三维正演[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田山;张磊;;地震前近震中区地电场比值异常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7 谭大诚;杨立明;席继楼;;基于地电场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两种计算方法及意义[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8 谭大诚;席继楼;王兰炜;;岩石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的地电场逐日计算法[A];2011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1年

9 田山;刘建波;;芦山7.0级地震前的地电场异常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田山;张磊;;汶川、玉树地震前的地电场异常[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影;基于有限元法的磁暴感应地电场分析与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王丽;地电场变化的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3 刘平;基于地磁数据的感应地电场时域及地域特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邱颖;地电场观测中已知源干扰抑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5 叶青;地电场变化的基本要素研究及物理解释[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6 崔腾发;子午链地电场日变化时空特征及物理解释[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3年

7 葛光祖;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地电场观测的电磁干扰研究[D];三峡大学;2014年

8 梁跃;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地电场信号去噪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9 胡明朝;地震地电场观测中网络传感器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0年

10 肖建平;基于单总线技术的地电场高密度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1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31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