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并行产品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对下游活动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19:23

  本文关键词:并行产品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对下游活动影响的研究 出处:《工程设计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并行产品开发 学习能力 交流能力 启动时刻 信息交流次数


【摘要】:设计人员的学习与交流能力是影响并行产品开发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对下游设计活动的影响,构建了学习知识量函数与返工率函数,提出了下游设计活动启动时刻与设计活动间信息交流次数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对下游设计活动启动时刻及设计活动间信息交流次数的影响,得出了下游设计活动启动时刻与设计活动间信息交流次数的判断条件,并通过实例对判断条件进行了分析验证.根据判断条件以及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指数,计算出下游设计活动启动时刻与设计活动间信息交流次数.研究结果为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与减少产品开发成本提供了理论参考.
[Abstract]:Th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the designe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parallel product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ers'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n the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the learning knowledge function and the rework rate function are construct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e start-up time of design activities is proposed. The effects of designers'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n the start-up time of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design activities were studied. The judgment conditions between the start-up time of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design activitie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judgment condition and the index of the designer's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judgment condition is analyzed and verified by an example. The number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and the start-up time of the downstream design activities i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horten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time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osts.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265)
【分类号】:F273;TB472
【正文快照】: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开发任务主要是由企业的产品开发部门承担,但产品开发部门并不能单独完成整个产品开发过程,需要其他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对企业来说,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下游设计活动经常会在上游设计活动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森;郑柯君;来玲;;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研发项目过程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15年09期

2 王娟茹;罗岭;;知识共享行为、创新和复杂产品研发绩效[J];科研管理;2015年06期

3 包北方;杨育;李雷霆;李斐;刘爱军;刘娜;;产品定制协同开发任务分配多目标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4期

4 柴国荣;杜志坤;廖颖;;含有迭代的复杂项目工期与工时计算[J];管理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5 贾军;张卓;;复杂产品研发时间和研发团队交流优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15期

6 刘伟;刘严严;;下游开发活动纳入上游开发活动动态信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6期

7 武照云;李丽;赵韩;;并行产品开发的重叠模型及其仿真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3期

8 徐亮亮;唐敦兵;朱仁淼;王浩;康与云;;设计需求与方案求解协同演化模型的形式化表达[J];工程设计学报;2011年01期

9 吴庆鸣;李勇;周超;;基于知识工程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模型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8年05期

10 马文建;刘伟;李传昭;;并行产品开发中设计活动间重叠与信息交流[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启华;汪巍巍;杜义贤;董群梅;文小勇;;并行产品设计人员学习与交流能力对下游活动影响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6年05期

2 陈洪转;庄雪松;李婷;朱明旭;;航空复杂装备协同研制供应商参与模式决策研究[J];工业工程;2016年04期

3 张祖国;;面向社会化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结构[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年07期

4 刘伟;丁志慧;黄紫微;;在线大规模定制下客户参与企业NPD最优策略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年04期

5 王敏;张卓;;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1期

6 祁育仙;李国勇;;混合WSNs中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覆盖控制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6年02期

7 陈建国;张少柠;;基于遗传算法的并行活动工期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年06期

8 王忠诚;谢军;;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J];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12期

9 陈友玲;杜萱萱;倪文成;张超颖;;基于知识的协同设计任务分配双向选择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年07期

10 徐赐军;王爱春;;资源受限的并行产品开发过程时间模型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敬勤;刘静;;复杂产品系统中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10期

2 冉龙;陈劲;董富全;;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08期

3 杨宝森;;基于活动重叠的随机活动网络时间费用模型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03期

4 景熠;王旭;李文川;;供应商参与产品协同开发的任务分配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21期

5 王娟茹;杨瑾;;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对复杂产品研发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年10期

6 王娟茹;杨瑾;;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产品的研发[J];科学学研究;2011年06期

7 李显君;马雅非;徐可;杜鹃;;汽车产品开发过程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2期

8 齐二石;李辉;刘亮;;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企业协同资源优化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9 梁学栋;戈鹏;杨育;包北方;;基于依赖约束的产品设计功能属性匹配选择[J];中国机械工程;2011年02期

10 杨宝森;刘鲁;马晨;;基于仿真的随机活动网络进度费用联合风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息交流[J];制冷学报;2001年02期

2 ;信息交流[J];制冷学报;2001年04期

3 施圣康;美国电站工业建立国际信息交流[J];发电设备;1987年02期

4 本刊编辑部;信息交流[J];交通财会;1991年12期

5 王淑云;谈判中信息交流的技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李椺;日法俄快堆信息交流和特别讲演会议[J];国外核新闻;2000年01期

7 ;信息交流[J];制冷学报;2001年03期

8 秦坷;;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模展模具相关行业市场情况及展品介绍——重庆、广州、东莞、北京、上海用户、媒体信息交流、行业介绍会资料[J];模具制造;2006年04期

9 王天富;加强信息交流 促进交通环保[J];交通环保;1995年05期

10 贾晓彦;图书馆在当代信息交流中的作用[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卿家康;;网络是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炯朗;;信息交流与管理(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IT产业与现代文明传播”信息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刘书林;;20年来青年思想的主流走向[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建有;刘大学;吴利清;;基于ITS体系框架的货运信息交流系统设计[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梁桂梅;;在江苏第七届农药(械)信息交流暨交易会上的讲话(提纲)[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C];2003年

6 ;第三章 信息交流[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7 马改芹;;关于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几点浅见[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少华;加强国际信息交流[N];吉林日报;2003年

2 葛文;《行业信息交流网》开通[N];市场报;2000年

3 记者 任红芳 通讯员 彭丕杰;加强信息交流 做好全方位服务[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4 冯远顺;深圳信息交流产业前景广阔[N];深圳商报;2005年

5 ;民盟营口市委制定参政议政信息交流制度[N];友报;2007年

6 刘世磊;中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加强合作[N];证券日报;2003年

7 张一帆;为行业信息交流发挥积极作用[N];中国黄金报;2007年

8 记者 孟志远;信息交流成为农民增收新渠道[N];发展导报;2009年

9 杨六香;应对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科学的信息交流[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记者赵成建 刘玉亮;加强信息交流 实现资源对接[N];山西政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班扎;刚果(民)教育中信息交流技术理论与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郝晶晶;微博平台的信息交流模型分析[D];河北大学;2012年

3 许崴;信息交流体系建设的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4 戴晓莉;产品的信息交流[D];湖南大学;2002年

5 金洁琴;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38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