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过程对PLA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热处理 PLA阻隔性 氧气透过量 吸水量 水分透过量 出处:《包装工程》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对PLA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方法对用PLA和PE薄膜包装好的食品模拟物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分析热处理后PLA和PE薄膜氧气透过量、吸水能力、水分透过量的变化。结果热处理前的PLA和PE薄膜的氧气透过量分别为3737.27和1469.54 cm3/(m2·d·Pa),热处理后因PLA和PE薄膜出现缺陷,在透气性测试仪中测量不出数据。PLA薄膜的水分透过量在80~124g·cm/(cm2·s·Pa)之间,PE薄膜的水分透过量在4.9~29.6 g·cm/(cm2·s·Pa)之间。在蒸煮加热时,当储存时间为3周时,PLA的拉伸强度、透湿量、吸水率都会减小。结论传统的蒸煮加热消毒对PLA的阻隔性能影响最大,不适用于需要蒸煮消毒的食品包装材料。在预测食品货架期时,不应忽视消毒方式对包装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s on the barrier properties of PLA films. Methods the food simulants packaged with PLA and PE film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s. The oxygen transmittance and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of PLA and PE films after heat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oxygen transmittance of PLA and PE films before heat treatment was 3737.27 and 1469.54 cm3/(m2 路d 路Pa, respectively. Due to defects in PLA and PE films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moisture transmittance of PLA films was not measured in the gas permeability tester. The moisture transmittance of the films was between 80 ~ 124g 路cm/(cm2 路s 路Pa). The moisture transmittance of PE film is between 4.9 ~ 29.6 g 路cm/(cm2 路s 路Pa. When cooking and heat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PE film are obtained when the storage time is 3 weeks. 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and heating disinfection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barrier performance of PLA,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that need cooking and disinfection. The effect of disinfec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packaging materials should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TB484
【正文快照】: 聚乳酸(PLA)主要以玉米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且兼具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塑料的优点,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绿色包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等领域[1—2]。其中聚乳酸薄膜对西兰花、杨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加彦;赵江;;正确认识材料的阻隔性[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2 王元明;赵江;;合理选择阻隔性设备的量程[J];中国包装;2008年06期
3 张跃飞,张广秋,葛袁静,陈光良,王瑜;射频等离子体沉积非晶碳氢薄膜及其阻隔性能[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4 徐梅林;;阻隔性参数拟合——特殊温度下材料阻隔性参数的获取方法[J];印刷技术;2005年06期
5 张为胜;;阻隔性测试技术最新进展[J];塑料包装;2007年03期
6 ;阻隔性检测:找到最安全的乳制品包装[J];食品安全导刊;2008年04期
7 张目清;赵江;;数据拟合在软包装阻隔性测试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8年08期
8 赵江;;我国在阻隔性检测用标准膜片研制工作上的进展[J];中国包装;2010年08期
9 宋伟昌;;塑料包材阻隔性测试及发展趋势[J];品牌与标准化;2011年02期
10 向贤伟;一种快速有效的高分子包装材料阻隔性测试方法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加彦;赵江;;正确认识材料的阻隔性[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2 赵江;;输液袋阻隔性检测要求及展望[A];第5届“兴业杯”中国制药装备论文集[C];2009年
3 张新林;许文才;王正铎;霍俐霞;;聚乳酸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SiOx层和阻隔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陈昌杰;;阻隔性包装薄膜论略[A];2010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包装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马平东;董韶华;;蒸镀透明阻隔薄膜在包装上的应用[A];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塑料包装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年会暨塑料包装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莉;张受业;陈强;;PET瓶内镀DLC薄膜的结构、成分及其阻隔性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晶;孙智慧;刘壮;;PVD法制备SiO_x/PET阻隔膜的IR及XPS研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林晶;孙智慧;刘壮;;PVD法制备SiO_x/PET阻隔膜的IR及XPS研究(英文)[A];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正确认识材料的阻隔性[N];中国包装报;2006年
2 兰光实验室;合理选择阻隔性设备的量程[N];中国包装报;2007年
3 兰光实验室;如何统一阻隔性能测试数据体系[N];中国包装报;2008年
4 ;透明包装与阻隔性[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包装容器阻隔性测试的最新进展[N];中国包装报;2006年
6 王蓝;新型高阻隔性包装材料——GT薄膜[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兰光实验室;我国在阻隔性检测用标准膜片研制工作上的进展[N];中国包装报;2010年
8 ;如何发挥包装对保质期的促进作用[N];中国包装报;2006年
9 钱曙;聚乙烯醇高阻隔材料在中国的发展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莹;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提高聚乳酸薄膜阻隔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谢芮宏;PA6/MXD6/黏土阻隔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3 杜旺丽;热氢轰击(HHIC)提高聚乳酸薄膜阻隔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魏保花;微小缺陷对铝塑复合软包装阻隔性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李景;聚酯材料表面类金刚石薄膜制备及阻隔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陈光良;高阻隔非晶炭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7 徐毅;常用塑料包装材料的香气阻隔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杜鹏;高阻隔性PET啤酒瓶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9 潘秀梅;振动力场下聚合物/SiO_2阻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56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45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