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磁流变阻尼器动力性能测试与建模

发布时间:2018-03-01 18:52

  本文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动力性能测试 双曲正切滞回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出处:《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立磁流变阻尼器精确的力学模型是进行磁流变阻尼减振结构反应分析与设计并取得良好振动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首先,对一个最大出力为10kN的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动力性能测试;其次,基于试验结果分别建立该阻尼器的参数化与非参数化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对两种不同建模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双曲正切滞回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特性;非参数化模型——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神经网络正向、逆向力学模型具有良好的训练样本拟合度、泛化能力和抗噪性能;在试验数据拟合度上,BP神经网络模型要好于双曲正切滞回模型,但后者阻尼力表达式形式简单,更易于程序化。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ccurate mechanical model for Mr damper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response of Mr dampers and for achieving good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s.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with maximum output force of 10kN is tested. Secondly, the parameterized and non-parameterized dynamic models of the damper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modeling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metric model-hyperbolic tangent hysteretic model can effectively describ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s. The non-parameterized model, back-propagation propagation (BPNN) neural network, and the reverse mechanics model have good training sample fit,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anti-noise performance.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hyperbolic tangent hysteretic model in the fitting degree of the test data, but the damping force expression of the latter is simple and easy to program.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107,516082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5183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211)
【分类号】:TB5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公宇;杨海;徐腾跃;张树;杨欣;;磁流变液阻尼器试验与建模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5年06期

2 周铁明;陈恩伟;陆益民;刘正士;陈无畏;;磁流变阻尼器的改进多项式模型及验证[J];振动与冲击;2014年07期

3 郑玲;周忠永;;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的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建模[J];振动与冲击;2011年10期

4 金江;刘红梅;王海霞;;磁流变阻尼器的实用计算模型[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秀领;李宏男;;磁流变阻尼器的双sigmoid模型及试验验证[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徐赵东,李爱群,程文p<,叶继红;磁流变阻尼器带质量元素的温度唯象模型[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7 周强,瞿伟廉;磁流变阻尼器的两种力学模型和试验验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昭晖;倪一清;;自传感磁流变阻尼器实时阻尼力跟踪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8期

2 梅真;高毅超;郭子雄;;磁流变阻尼器动力性能测试与建模[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年03期

3 朱姗姗;李德才;崔红超;杨晓雪;;空间飞行器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减振性能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10期

4 陈昭晖;倪一清;;磁流变阻尼器非参数化模型泛化能力的提高[J];振动与冲击;2017年06期

5 张进秋;彭虎;孙宜权;张建;彭志召;;磁流变减振器力学建模研究综述[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6 胡国良;刘前结;李刚;徐明;;磁流变阻尼器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仿真分析(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6年24期

7 朱姗姗;李德才;崔红超;;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的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6年19期

8 Bingsan Chen;Chunyu Li;Benjamin Wilson;Yijian Huang;;Fraction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Coupled MR Damping System[J];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2016年03期

9 胡海刚;尹兵宽;冯志敏;张林伟;;考虑温度效应的磁流变阻尼器的Bouc-Wen模型[J];船舶工程;2016年05期

10 张香成;张旭;徐赵东;李倩;赵军;;配有铅-磁流变阻尼器的高层RC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齐龙;王超;罗清;何建国;;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液的流变行为[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3年01期

2 陈恩伟;陆益民;刘正士;王勇;龚兴龙;;Taylor展开的线性时变系统参数辨识及误差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3 涂奉臣;陈照波;刘望中;焦映厚;黄文虎;;新型半主动整星隔振平台及其模糊最优控制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刘永强;杨绍普;申永军;;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汽车悬架半主动相对控制[J];振动与冲击;2008年02期

5 禹见达;陈政清;王修勇;曹宏;;磁流变阻尼器的非线性参数模型[J];振动与冲击;2007年04期

6 陆正刚;胡用生;;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铁道车辆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7 王昊;胡海岩;;磁流变阻尼器的模糊逼近[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影,贾启芬,刘习军;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J];机床与液压;2005年03期

9 李秀领,李宏男;磁流变阻尼器结构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宏男,杨浩,李秀领;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胡海岩;基于多级磁流变阻尼器的操纵面振动半主动抑制——阻尼器设计与试验建模[J];振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昊;胡海岩;;磁流变阻尼器的模糊逼近[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代华;袁刚;李一平;;一种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器控制器的实验测试[J];功能材料;2006年07期

4 沙凌锋;徐赵东;李爱群;郭迎庆;;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分析[J];工业建筑;2008年03期

5 田静;何军;祝世兴;;基于模糊理论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J];液压与气动;2008年10期

6 王昊;史小梅;;磁流变阻尼器的磁场分析[J];液压与气动;2009年12期

7 马新娜;杨绍普;刘晓星;葛占胜;;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8 李占卫;郑建国;;磁流变阻尼器间隙结构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5期

9 许利利;;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振动特性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0期

10 徐海鹏;张红辉;余昭;;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特性影响因素及其附加刚度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新娜;杨绍普;陈恩利;钱涛;;磁流变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田静;何军;祝世兴;;基于模糊理论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海为;程亚鹏;林庆立;;安装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分析[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涂奉臣;陈照波;李华;焦映厚;黄文虎;;一种改进型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宽频隔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涂奉臣;陈照波;李华;焦映厚;黄文虎;;一种改进型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宽频隔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祥金;沈娜;;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主动变阻尼减振控制系统设计[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孙伟;胡海岩;;基于多级磁流变阻尼器的操纵面振动半主动抑制[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昊;胡海岩;;基于磁流变阻尼器整车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孙清;伍晓红;胡志义;;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肖志荣;孙炳楠;;磁流变阻尼器的一种智能模型[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永虎;自感知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强;新型磁流变阻尼器与六轴半主动隔振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肖平;内置永磁体磁流变阻尼器悬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徐磊;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四连杆假肢膝关节及其构成的下肢假肢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刘建军;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其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张莉洁;冲击载荷下磁流变阻尼器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黄继;含磁流变阻尼器自动武器缓冲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张红辉;磁偏置内旁通式磁流变阻尼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蒋学争;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能量捕获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史鹏飞;磁流变阻尼器的拟负刚度控制及实时混合试验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龙亭;自供能磁流变阻尼器原理及其能量管理电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占卫;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涛;面向病理性震颤抑震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蔡路;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仿真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仕游;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猛;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汽车半主动座椅悬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王锎;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转子振动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袁秋玲;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船舶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9 董其明;结构振动控制实验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瑞静;爆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仿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3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53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