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Sentinel-1的绿洲区域尺度土壤水分微波建模

发布时间:2018-03-05 09:31

  本文选题:微波遥感 切入点:Sentinel- 出处:《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最新Sentinel-1雷达系统参数及研究区地表参数特点,采用AIE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稀疏植被覆被下地表微波散射特征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干旱区土壤水分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入射角和极化方式下,后向散射系数对土壤含水量(Mv)、组合地表粗糙度(Zs)的响应分别呈明显对数相关,VV极化对土壤水分响应更敏感,最优响应区间范围为Mv 0~30%、Zs 0~0.06 cm.2)初探Sentinel-1雷达数据预处理方法,Gamma MAP滤波去噪最优,模型用于土壤水分空间分布信息提取与研究区同期野外实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符合四月渭-库地区春旱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3)对于0-10 cm表层土壤水分,模拟值同实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76,即该模型对于干旱区绿洲区域尺度表层土壤水分监测具有适用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atest Sentinel-1 radar system paramet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parameters in the study area, the AIEM model is used to carry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surface microwave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under sparse vegetation cover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soil moisture model in arid region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angles and polarization patterns, The response of backscatter coefficient to soil water content and surface roughness (Zs) was significantly logarithmic correlation and VV polarization was more sensitive to soil moisture response. Sentinel-1 radar data preprocessing method Gamma MAP filter denoising is optimal, and the model used for extracting soil moistur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data in the same time period in the study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Wei-Reservoir area in April,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imulated value and the measured value is 0.76 for 0-10 cm surface soil moisture, that is, the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monitoring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on a regional scale in arid oasi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15911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课题(2016D0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3381,41261090,41161063)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80) 新疆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GRI2014022)~~
【分类号】:TP722.6;S1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澳科学合作项目——土壤水分和干旱的遥感监测开始实施[J];遥感信息;1992年02期

2 ;沙特发明土壤水分感应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10期

3 曹志超,马文波,齐占东;土壤水分测试技术及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0年02期

4 郭忠升,邵明安;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J];水利学报;2004年10期

5 冉景江;梁川;赵燮京;;基于分形的土壤水分输运机制与模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邓英春;许永辉;;土壤水分测量方法研究综述[J];水文;2007年04期

7 马涛;;国内外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浅析[J];中国防汛抗旱;2008年01期

8 戴长雷;李治军;;寒区闭流区土壤水分垂向渗流系统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分析与设计[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8年04期

9 霍洪元;孙淑玉;刘影;;浅谈土壤水分测定技术及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10 李光;应杰;刘长荣;;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农气报表土壤水分记录审核软件[A];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的建设和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师丽魁;;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除多;次仁多吉;边巴次仁;王彩云;;西藏中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姚付启;蔡焕杰;张振华;;烟台苹果园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转换关系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6 石庆兰;王一鸣;冯磊;;土壤水分测量中相位差检测算法的实验与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巫丽君;潘建梅;魏爱明;王秀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浅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海鹰;冶林茂;陈海波;;土壤水分研究进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陈怀亮;徐祥德;刘玉洁;厉王f;邹春辉;翁永辉;;基于遥感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土壤水分预报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班胜林;山西引进新型土壤水分观测仪[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陈瑜;我市建成两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N];宁波日报;2010年

3 王一;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宛霞 通讯员 赵志强;中国气象局将加强土壤水分观测[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记者 王建忠;我国将布设1500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田宜龙;我省建成55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N];河南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王宝军 通讯员 赵志强;全国建成76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张芳 仲维健;江苏启动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网建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记者 刘剑英;我省首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大名投用[N];河北日报;2009年

10 邢开成 胡佳军;河北邯郸首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投入使用[N];粮油市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琪;大尺度被动微波辐射计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魏新光;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山地枣树蒸腾规律及其节水调控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丙霞;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4 杨长刚;半干旱雨养区覆盖种植冬麦田土壤水热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刘艳;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规律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褚楠;基于状态—参数同步估计的土壤水分数据同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程宏波;覆盖与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土壤水热条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陆生;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王改改;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伟;植被覆盖地表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忠凯;土壤水分监控保障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苏欢;河南省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丁从慧;土壤水分对夏玉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洛丹;不同植被类型对陡坡地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盛元;黄土土柱降雨特征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佳洲;土壤水分对三七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雪;牧草根系形态特征及土壤水分对修剪高度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金锋;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苏一鸣;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起垄覆膜垄沟覆草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上官玉铎;负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和氮素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569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69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