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水位变幅对奉节何家坡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涉水滑坡 切入点:库水变幅 出处:《水利水电技术》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更好地研究在三峡库区增大库水降幅条件下奉节何家坡滑坡稳定性,预测评判其发展趋势,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和勘探,分析了何家坡滑坡的变形模式与形成机制,并考虑了库水位骤降作用。利用Geo Studio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滑坡在增大库水位变幅的极端工况下进行渗流场模拟与稳定性计算。研究表明,何家坡滑坡变形主要集中在坡体前缘与中部,表现为逐级牵引式变形破坏,库水位降幅1.2 m/d条件下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随着库水位下降速率增大,滑坡稳定性系数不断降低,属典型的动水压力型滑坡。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study the stability of Fengjie Hejiapo landsli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creasing the decrease of reservoir wat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to predict and judge its development trend, the deformation mod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Hejiapo landslide are analyzed 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ation. Geo Studi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eepage field and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 under the extreme condition of increasing the amplitude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Hejiapo landslid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ront and middle of the slope body, showing the progressive traction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and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is basically stab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2 m / d drop in water level,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ater level drop rate of the reservoir, Landslide stability coefficient is decreasing, which is a typical hydrodynamic pressure landslide.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78)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11051)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百万,王晓鹏;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S1期
2 付剑君;“天眼”监控三峡库区滑坡新安装的地面卫星信号反射设备能发出滑坡每毫米的位移信息[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5期
3 张小林;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及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年04期
4 赵松琴;朱思军;;三峡库区典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5 王彪,刘传深;三峡库区工程建设诱发工程地质问题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宋雅坤,赵燕明,郑颖人;三峡库区某滑坡有限元分析[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何晓英;唐红梅;陈洪凯;刘虎队;;周期性浸泡下三峡库区松散土体微观特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程圣国,罗先启,刘德富,吴剑;三峡库区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6期
9 陈剑,李晓,杨志法;三峡库区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10 陈剑,杨志法,李晓;三峡库区滑坡发生概率与降水条件的关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殿秀;张强;马占山;;三峡库区诱发滑坡发生的降水统计特征[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2 王尚庆;严学清;王凌;;滑坡险情预警预报方法研究——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例[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铁帅;;开发三峡库区气候资源建三峡库区蔬菜示范基地[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刘衡秋;;三峡库区万州驸马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常亮;李同录;;三峡库区滑坡治理设计中主要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谭立勤;晏鄂川;刘广润;;三峡库区崩塌滑坡工程防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刘瑞懿;涂健;郭晓刚;;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高切坡防护工程设计[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钟荫乾;;湖北省三峡库区滑坡勘查中的若干问题[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9 欧阳祖熙;张宗润;陈明金;师洁珊;陈征;韩文心;;三峡库区万州-巫山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白世彪;闾国年;盛业华;;GIS技术在三峡库区滑坡影响因子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腊平;三峡库区地灾研究获创新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正端;决不给三峡库区留下丁点隐患[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记者 刘维;加快研究建立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长效机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胡旺;三峡库区42个地灾治理成果顺利移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5 李玉;科研人员找到三峡库区滑坡祸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6 记者 晏丽;湖北三峡库区地灾防治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平台对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记者 赵玲玲 通讯员 杨麟;三峡库区重大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建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胡建斌;三峡库区:地灾气象预报预警平台建成[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赵玲玲邋杨麟;三峡库区重大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建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范宏喜;三峡库区三期地灾治理项目基本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维佳;三峡库区反倾层状内嵌岩梁式岩质岸坡失稳机理和防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代贞伟;三峡库区藕塘特大滑坡变形失稳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姜永东;三峡库区边坡岩土体蠕滑与控制的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刘雪梅;三峡库区万州区地貌特征及滑坡演化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周春梅;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抗滑桩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7 缪海波;三峡库区侏罗系红层滑坡变形破坏机理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提高三峡水库日降幅对已治理涉水滑坡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蔡文博;三峡库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治璇;三峡库区滑坡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青宇;三峡库区典型顺层岸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静黎;三峡库区滑坡岩土力学参数分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刘义;三峡库区秭归县典型滑坡成因分析及灾害防治[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秦洪斌;三峡库区库水与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复活判据研究[D];三峡大学;2011年
8 徐峰;三峡库区忠县爬家岩滑坡诱发机理及其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罗冲;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近水平地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10 刘天翔;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4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8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