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能供性思想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能供性 切入点:直接知觉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对于人与环境间的关系研究已成为现今注重体验设计的设计研究热点之一。在生态心理学中,用于描述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的特定对应关系的能供性概念,由于它更为客观而趋向于真实的心理学视角,被越来越多的设计领域学者所关注。能供性是生态心理学中直接知觉论下的主要概念,本文站在设计学的视角,研究了能供性于产品设计的应用方法。首先,本研究梳理了能供性的概念及特征,归纳出能供性于产品设计中的作用。1)在用户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能供性于产品设计的作用才能得以呈现;2)直接知觉背景的能供性于设计的作用往往是隐性的存在,用户的体验与情感的提升多数在阈下意识行为中达成。针对产品设计自身特点,提出了产品设计中的能供性的分类方式。将产品设计中的能供性分为六个变量组合:自明能供性、隐藏能供性、陌生能供性、丢失能供性、矛盾能供性、合理排除。本研究提出了能供性思想下适用于产品设计的可行方法,试图将能供性的思想融入到设计的整个环节中去:1)借助AEIOU、群众外包等较为成熟的设计研究方法获得第一手设计资料;2)通过角色分析及利益点分析等方法在概念形成阶段为设计确定方向;3)在设计实施阶段,以产品设计的能供性分类为依据,将设计“分层次”,并为设计增添“情感”。研究最后以专题实践的形式,应用前文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活动,并对最终设计实践的效果做出评估。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experiential design. In ecological psychology, i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upply concept of the specific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iving things and their environment. Because of its more objective and more realistic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design. Supply ability is the main concept under the theory of direct perception in ecological psychology.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ability are combed out, and the function of availability in product design. 1)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environment. The function of energy supply in product design can present 2) the function of supply to design of direct perceptual background is often a hidden existence. Most of the user's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improvement are achieved in subliminal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pply ability in product design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divided into six variable combinations: self-apparent supply, hidden supply, strange supply, lost supply, contradictory supply. Reasonable exclusion. In this study, a feasible method for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the idea of availability is proposed. Try to integrate the idea of affordability into the whole design link to: 1) with the help of AEIOU, mass outsourcing and other more mature design research methods to obtain first-hand design materials. 2) through role analysis and point of interest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in concept form.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sign during the completion stage) in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hase,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vailability of product design, 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levels" and "emotion" is added to the design. Finally, the desig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thematic practice, using the design method mentioned above. Finally, the effect of design practice is evaluate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铭炎;特殊的使用环境对电器产品设计提出挑战[J];家用电器科技;2001年10期
2 戴勇;试论产品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依存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施振登;产品设计中的管理工具[J];现代制造;2003年02期
4 徐超;;产品设计[J];浙江工艺美术;2004年01期
5 陈静波;产品设计的项目评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侯伟,刘晓斌;知识经济社会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7 曹淮;;产品设计批评的必要性与独特性探究[J];装饰;2006年03期
8 曹巨江;程金霞;;基于消费者层面的产品设计接受[J];包装工程;2007年02期
9 张东民;程筱胜;黄晔;;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年01期
10 谢钰;杨维平;;产品设计与文化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晓民;;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品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樊超然;;试论产品设计的新秩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峰;;论产品设计与文化的内在关系[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王金凤;;品牌形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延伸[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辉堂;;产品设计与消费[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洁晶;叶丹;宋长林;;关于产品设计中色彩符号的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冯满;;创新是产品设计的驱动力[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洪清泉;叶洎沅;;优化驱动的产品设计流程[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郭滨;;论产品设计与品牌创建[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苏宏伟;如何用优秀设计赢得市场[N];中国黄金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霍光;产品设计中的中式思维[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倪成;传统产品设计再造前景看好[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见习记者 饶玉哲;分级债基吸引力下降 产品设计存缺陷[N];证券时报;2014年
5 鹿惠萍 美菱英凯特家电(合肥)有限公司;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特征及成因[N];安徽经济报;2009年
6 龙域设计公司总经理 杨文庆;人“云”设计更具创造力[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斌;芯片巨人的产品设计哲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8 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 王辉 编译;打破既成概念进行产品创新程序[N];中国保险报;2009年
9 青蛙设计全球创意总监 Mark Rolston;冰山来袭:挑战源于过去[N];经济观察报;2013年
10 楚基伟;重视产品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远;产品设计链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卢娜;产品设计语意的美学问题[D];辽宁大学;2011年
3 梁军;基于设计认知和设计过程的产品设计实例类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向东;产品设计中多领域知识表达、获取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亮;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陈彦海;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过程建模及其并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翔;基于检索的自顶向下产品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8 邢元;面向加工质量细分的复杂曲面产品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陈思;面向产品设计的语义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征;匹配过程的产品设计开发前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昱;生态产品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赵浩政;“可爱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薛亚平;论乔凡诺尼基于情感的产品设计风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苏英亮;产品设计衡量标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亦婧;适应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杰;产品设计多维性心理体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于维花;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观念及内容[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美双;基于“空”理念的产品设计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郭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樊力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码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5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1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