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响应规律
本文选题:三峡库区 切入点:老滑坡 出处:《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收集了三峡库区自2003年6月蓄水至2015年6月发生过显著变形或失稳的463处涉水老滑坡相关资料。以典型老滑坡为例分析了其不同形成模式及滑面形态,提出三峡库区老滑坡存在4类典型滑面形态,分别为弧形、靠椅形、折线形和直线形。通过统计分析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时间规律及涉水程度规律,可得以下结论:(1)弧形与直线形滑面滑坡以中部与前部涉水时产生变形为主,这两类滑坡受动水压力效应影响较大,主要在库水位下降阶段发生变形,尤其是首次蓄水至历史最高水位后的下降期;(2)由于对库水位下降的响应滞后性,部分直线形滑面滑坡在库水位下降后低水位运行期发生变形;(3)靠椅形滑面滑坡主要为前部涉水时产生变形,折线形滑面滑坡中后部涉水比例较其他3类滑坡高,这两类滑坡受库水浮托减重效应影响较大,变形集中在首次135m和175m蓄水的水位上升阶段。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涉水老滑坡防治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data of 463 old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hich have been deformed or unstable from June 2003 to June 2015, are collected. Taking the typical old landslide as an example, the different formation patterns and slip surface morphology are analyz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ypical sliding surface form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hich are arc shape, chair shape, folding line shape and straight line shape.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time law of deformation response and the law of wading degree of the old landslide to the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ar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landslide with arc-shaped and linear sliding surface is mainly deformed when wading water in the middle and front of the landslide. These two kinds of landslide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effect of dynamic water pressure and are mainly deformed at the stage of water level decline. In particular, the period of decline after the first storage to the highest water level in history is due to the lag in response to the decline of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Part of the landslide with linear sliding surface is deformed in the period of low water level operation after the water level of reservoir drops.) the slide of chair slide is mainly deformed when the front is wading, and the proportion of wading water in the back part of the slid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landslides. These two types of landslide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weight loss effect of floating support, and the deform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tage of water level rise of 135m and 175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old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作者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22501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P2015Z008)资助
【分类号】:P6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海波;殷坤龙;王功辉;;库岸深层老滑坡间歇性复活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09期
2 王鸣;易武;;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3 卢坤林;朱大勇;;坡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何刘;吴光;赵志明;;坡面形态对边坡动力变形破坏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1期
5 肖诗荣;胡志宇;卢树盛;明成涛;陈德乾;;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11期
6 江洎洧;项伟;曾雯;JOACHIM Rohn;姚远;;三峡库区黄土坡临江滑坡体水岩(土)相互作用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7 许强;;滑坡的变形破坏行为与内在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8 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边坡失稳过程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9 ;Large-scale Rock Landslide Slip Surface Location Analysis and Strength Parameters Evaluation[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年02期
10 胡瑞林;王珊珊;;滑坡滑面(带)的辩识[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大鹏;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康;许强;董远峰;李松林;;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动水压力型滑坡的影响——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8期
2 田文;;谭家湾滑坡含粗颗粒滑带土流变性质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7年06期
3 李松林;许强;汤明高;钱灵杰;任俊谦;;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响应规律[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4 徐迟;简文星;梅新宇;蒋毅;;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库水位与降雨联合作用渗流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年03期
5 吴坤;舒中文;程谦恭;吕波;李星;;凯羊高速公路RK9滑坡形成机制及治理措施[J];铁道建筑;2017年05期
6 王乐华;徐义根;许晓亮;向力;章朝峰;;基于模型试验的涉水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5期
7 邱宇;;乐昌市两江镇某滑坡自动监测系统实施与变形数据分析[J];采矿技术;2017年03期
8 刘清秉;王顺;夏冬生;项伟;苏爱军;王菁莪;刘晓;;残余强度状态下原状滑带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05期
9 陆世轩;肖诗荣;周俊;周葵;李果;;库水升降速率对老蛇窝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2017年08期
10 廖忠浈;;水—岩(土)体化学作用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J];西部资源;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波;蠕动型滑坡变形失稳特征及滑动模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2 陈为公;堆积层滑坡水动力与位移耦合评价参数及预测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3 桂蕾;三峡库区万州区滑坡发育规律及风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4 张文春;基于支持向量机—可拓学的三峡库区丰都县水库塌岸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熊炜;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书强;易庆林;易武;黄海峰;张国栋;;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4年04期
2 肖诗荣;卢树盛;管宏飞;宋桂林;;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2期
3 肖诗荣;胡志宇;卢树盛;明成涛;陈德乾;;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11期
4 胡畅;牛瑞卿;;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变形特征及其诱发因素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年02期
5 江洎洧;项伟;曾雯;JOACHIM Rohn;姚远;;三峡库区黄土坡临江滑坡体水岩(土)相互作用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6 杨国香;伍法权;董金玉;祁生文;;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及变形破坏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7 卢坤林;朱大勇;杨扬;;边坡失稳过程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8 赵安平;冯春;李世海;艾畅;刘洋;;地震力作用下基覆边坡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2期
9 董金玉;杨国香;伍法权;祁生文;;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和破坏模式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0期
10 刘汉香;许强;徐鸿彪;邹威;;斜坡动力变形破坏特征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寿柏;隐蔽古老滑坡的勘察与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9年06期
2 舒玲;赵建光;;湖南五强溪库区老滑坡复活现状、成因浅析与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3 段行昌;;王石凹矿区古老滑坡复活及受采空区影响之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J];陕煤科技;1986年03期
4 王超;李元彪;;十天高速公路K412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J];路基工程;2012年03期
5 贺明静;;潼关原北缘的老滑坡[J];灾害学;1987年01期
6 刘文益;曾耀;;老滑坡典型工程地质特征及形成演化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5期
7 邓宏艳;王成华;;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5期
8 李元彪;;堆积层老滑坡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甘肃科技;2010年24期
9 王君;王卫;王亚昆;;地震灾区某老滑坡复活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年03期
10 王治华,杨日红,王毅;秭归沙镇溪镇千将坪滑坡航空遥感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永健;;我国西南铁路沿线古老滑坡[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2 李玉生;;鸡扒子滑坡——长江三峡地区老滑坡复活的一个实例[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3 莫启宏;;m4冲水库右坝端山体老滑坡的复活与治理[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4 庄旭峰;;以江界河老滑坡为例浅谈滑坡勘察[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F.Valdmarin;A.Morino;G.Campo Turin;Italy;;沿着高速公路连续监测斜坡稳定性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实例[A];广东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屈儒敏;时南翔;梅世龙;;贵州茅台酒厂的滑坡问题[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王治华;孔祥怡;;铜街子新华乡滑坡群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彦鹏;北川县筲箕窝滑坡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炉军;桥址区老滑坡复活机理及风险评估[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任俊谦;三峡库区不同成因类型老滑坡体渗透特性及水位升降速率对其稳定性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卢大卫;穿越老滑坡的道路路基形式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亮;高速公路古老滑坡病害整治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曾耀;水库库岸老滑坡复活过程中地下水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庄旭峰;四川省理县瓦斯寨滑坡复活机理与致灾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艳;黄土高原老滑坡成因机理及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9 张吉宁;多重诱因条件下煤矿区大型古滑坡复活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10 安光明;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灾害的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24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2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