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爆管成卷捆扎机的设计
本文选题:导爆管 切入点:自动捆扎 出处:《包装工程》2016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导爆管自动捆扎机,通过该设备实现导爆管的自动捆扎。方法在分析捆扎工艺路线的基础上,对实现其基本功能进行分解,并将基本功能进行组合,确定整机结构方案,采用单根成卷,10根捆扎工艺,以旋转构件实现缠绕成卷,直动气动原件实现单根的推送及10根的捆扎、以胶带作为捆扎材料实现对成卷后的2处捆扎。结果经2轮样机的试制、改进及实际生产考核,完成了导爆管成卷捆扎机的设计、制造。该机每班捆扎的生产率为700捆/8 h,达到预期设计目的和要求。结论设计的导爆管自动捆扎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Abstract]:Objective to design a kind of automatic banding machine for the detonation tube, and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binding of the tube by this equipment.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echnological route of binding, the basic function is decomposed and the basic function is combined. The structure scheme of the whole machine is determined. The single winding process is adopted, the winding is realized by rotating components, and the push of single root and the binding of 10 single roots are realized by direct moving pneumatic components. The tape was used as the binding material to realize the binding of two places after the coiling. Results after the trial manufacture of the two prototypes,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examination, the design of the packing machine for the detonation tube was completed. The productivity per shift of the machine is 700 bales / 8 h, which achieves the expected design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Conclusion the designed automatic binding device of the detonator tube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作者单位】: 沈阳工学院;
【基金】:沈阳工学院重大科研基金(ZD201404)
【分类号】:TB4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勇;徐海飞;;高速小袋包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6年01期
2 席晓燕;;金属成形加工机械执行机构的仿真与动力学分析[J];包装工程;2015年07期
3 陈少克;舒俊;陈琼雁;周军;;全自动热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J];包装工程;2015年01期
4 李晓光;钟飞;;管道外防腐卷材自动缠绕机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5年01期
5 杨清桃;王雪;李晓刚;;快速拆装钢丝捆扎箱结构优化设计[J];包装工程;2014年15期
6 李晓娜;刘宝顺;刘瑞昌;;基于PLC和触摸屏技术的制袋设备控制系统及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14年05期
7 魏炳方;杭鲁滨;罗玉峰;;基于粘性胶带的缠绕捆扎机构设计[J];包装工程;2013年03期
8 赵汉雨;姬少龙;刘存祥;罗飞;;新型纸箱包装机PLC控制系统设计[J];轻工机械;2011年03期
9 金清肃;赵小明;刘建业;李文忠;郭聚东;;塑料导爆管自动打把设备的研制[J];火工品;2011年03期
10 张永林;散粒料全自动包装机气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英;程玉来;;导爆管成卷捆扎机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6年17期
2 孙波;孙怀远;杨丽英;;步进电机驱动螺杆分装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J];机电信息;2016年17期
3 张志锋;肖世德;赵阳;叶美松;梁明通;;一种PLC控制L型大板块包装机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6年11期
4 张向红;席晓燕;;振动筛砂机执行机构仿真与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樊勇;徐海飞;;高速小袋包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6年01期
6 李晓刚;薛婉婉;邹圣扬;张立宏;蔡静蕊;杨国超;杨明生;;非固定箱式托盘结构优化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5年22期
7 胡钰杰;李秋阳;张维良;高晨辉;刘斌超;;基于PLC的新型自动薄壁管切断机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5年05期
8 强明辉;韩春春;张琳琳;张绍斌;;9米柱塞杆表面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J];表面技术;2015年04期
9 黄培;;基于单片机的电池包装送料机构控制系统设计[J];办公自动化;2015年08期
10 蔡进;杭鲁滨;魏炳方;王国良;陈俊;马思轩;李文星;;新型旋拧封口垃圾自动打包装置[J];轻工机械;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永亮;杨臻;王圣辉;;基于Adams翻转机构的优化设计[J];包装工程;2014年11期
2 李伟;王友权;董继先;柏祯新;;自调整PID控制在卷取张力中的设计与仿真[J];包装工程;2014年11期
3 苏绍兴;黄金梭;;模糊PID控制在复合纸板分切机速度控制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年09期
4 田晓鸿;;基于ADAMS的推烟机构推手中曲柄滑块机构的动态研究[J];包装工程;2014年05期
5 李晓娜;刘宝顺;刘瑞昌;;基于PLC和触摸屏技术的制袋设备控制系统及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14年05期
6 杨清桃;王雪;李晓刚;;钢丝捆扎箱研究综述[J];包装工程;2014年01期
7 苏会林;张建国;;基于PLC、触摸屏的新型真空成型机控制系统的研制[J];科技风;2013年24期
8 田野;孙智慧;郑赛男;智慧;张莉;杨飞;邓宗全;丁亮;;包装机中推料机构分析及优化[J];包装工程;2013年21期
9 凌明伟;;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距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9期
10 席晓燕;;基于ADAMS的含间隙柔性酒瓶装箱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学仿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平;胡美华;;导爆管管壁击穿影响因素探讨[J];火工品;2011年03期
2 魏伴云;俞绍立;;导爆管簇联一次激爆数量的探讨[J];爆破器材;1983年01期
3 肖绍清;;导爆管影响延时秒量和精度的分析[J];爆破器材;1991年02期
4 赵均文;自制导爆管[J];探矿工程;1993年03期
5 杨耀华;浅析影响导爆管传爆及点火性能的因素[J];火工品;2003年02期
6 代克洲;导爆管的发火与消爆机理及对雷管秒量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张静伟;;引信用导爆管的失效模式与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0年02期
8 钱华;刘大斌;甘德淮;韦锦初;邓昭明;侯建华;朱长江;鲍国钢;;高药粉粘附性导爆管的设计及性能测试[J];爆破器材;2013年02期
9 杨忠民;;影响导爆管拉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3年07期
10 马建兴;刘占虎;马强;;导爆管爆破技术的研究[J];矿业工程;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柳昶明;刘鸿辅;张学义;;导爆管全自动生产线的设计与实践[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含能材料及绿色民爆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马建兴;;导爆管爆轰特性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木子;我市拥有全国1/10导爆管生产能力[N];宜兴日报;2005年
2 杜红兵;壶化集团与一家美国公司签约高强度导爆管项目[N];长治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大斌;塑料导爆管的起爆、传爆及输出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东;高强度导爆管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赵祥;塑料导爆管抗击穿性能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戚志强;导爆管全自动分切封捆机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侯建华;特殊使用条件下提高导爆管传爆可靠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寒;纳米添加剂对导爆管爆轰参数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廖小翠;导爆管传爆可靠性的试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
7 胡升海;导爆管及其雷管传爆性能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继;提高延期装置时间精度关键问题的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0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3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