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雾化过程中熔滴的飞行动力学与热历史的数值模拟
本文选题:组合雾化 切入点:动力学 出处:《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年01期
【摘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组合雾化过程中熔滴的飞行动力学以及冷却凝固过程与熔滴随飞行距离的变化关系,模拟过热度和旋转盘转速对熔滴飞行和冷却凝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组合雾化过程中,熔滴尺寸显著影响熔滴的动力学和热历史过程,熔滴越小,速度变化越快,飞行距离越短。过热度对于熔滴的冷却凝固影响不明显,但大的过热度会延缓熔滴的凝固过程。因此,大的过热度不利于雾化室的设计。旋转盘的旋转速度对于熔滴热历史的影响稍大于过热度的影响,高转速可以缩短熔滴冷却凝固过程的飞行距离。通过测量二次枝晶间距,推算出实验制得粉末的冷却速率范围为10~3~10~6 K/s,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Abstract]:The dynamics of droplet flight during the combined atomiza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and the variation of droplet with flying distance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ffects of superheat and rotating speed on droplet flight and cooling and solidification we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oplet siz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droplet dynamics and thermal history during the combined atomization process. The smaller the droplet is, the faster the velocity changes. The shorter the flying distance, the less the effect of superheat on the cooling and solidification of the droplet, but the larger the superheat, the slower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droplet. Large superhea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sign of atomizing chamber. The effect of rotating speed of rotating disk on droplet thermal history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uperheat, and high rotational speed can shorten the flying distance of droplet cooling an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powder is calculated to be 10 ~ 3 ~ 10 ~ (6) K / s,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4B010129002)
【分类号】:TF123.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熔滴和熔滴过渡[J];电焊机;2008年11期
2 张素芝;高燕青;林新美;赵紫玉;;低速大熔滴扁平化过程的温度变化[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曾祥辉;齐乐华;蒋小珊;杨方;;金属熔滴与基板碰撞变形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李杨;齐乐华;罗俊;曾祥辉;杨方;;金属熔滴气动按需喷射特性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沐继尧;铁矿石熔滴实验研究概况[J];烧结球团;1984年02期
6 沐继尧 ,毕学工 ,席更学;熔滴实验结果鉴定指标的探讨[J];炼铁;1985年06期
7 沐继尧;熔滴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J];烧结球团;1990年06期
8 沐继尧;;熔滴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9 陈剑虹,罗崇墉,吴树雄,柴桂香;手工焊过渡熔滴尺寸的试验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10 沐继尧;;国外铁矿石熔滴实验研究概况[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红霞;林旭;刘壮;付伟;焦亮;;LFY-239抗金属熔滴冲击和火焰冲击性能试验仪的设计[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何红霞;林旭;刘壮;付伟;焦亮;;LFY-239抗金属熔滴冲击和火焰冲击性能试验仪的设计[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12年
3 刘鹏飞;;SAW熔滴反应区冶金电化学致氧动力学研究[A];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包晔峰;;铝合金脉冲MIG焊自调节动特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李令尧;董秋兰;刘微;张胜;;尼龙6,6织物阻燃后处理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基辅;熔滴图案陶瓷砖生产新工艺[N];广东建设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好平;熔射成形骤冷熔滴生长特性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田德文;熔滴与平面和角形结构碰撞的动态行为及形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朱士凤;基于高能辐照的熔纺纤维微交联法防熔滴机理和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饶政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传热与传质过程的数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硼酸环境对水下湿法焊接过程及质量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海涛;中等电流CO_2焊短路液桥同步磁脉冲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3 范金席;电渣重熔过程熔滴行为的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4年
4 王福佳;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软熔滴落性质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5 付志伟;热丝K-PAW电弧—熔滴耦合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6 汪衍广;镁合金焊接过程熔滴运动图像处理算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7 宋加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滴状过渡熔滴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曾祥辉;熔滴沉积过程中与基板碰撞及凝固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何建国;碳钢微小熔滴表面形状控制[D];辽宁工业大学;2011年
10 裴艳博;按需式微熔滴喷射打印过程的仿真与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7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8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