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稀疏基字典学习的微波辐射图像重构方法
本文选题:微波辐射图像 + 超稀疏干涉测量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年11期
【摘要】:目前的微波辐射测量成像系统在一次观测中所采集的数据量大,基于奈奎斯特空间采样及常规微波辐射图像重构方法难以实现高分辨率要求。该文针对微波辐射干涉测量在频域中进行,采用傅里叶最优随机抽取的超稀疏干涉测量(低于奈奎斯特采样)对微波辐射图像进行线性压缩投影,降低数据采样。考虑微波辐射图像在总体差分域和小波中都具有可压缩特性,提出总体差分和小波混合正交基的K-SVD字典学习微波辐射图像重构模型,利用Bregman和交替迭代算法求解该模型,重构线性压缩投影信息从而获得微波辐射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在微波辐射图像重构效果、噪声稳定性上优于DLMRI算法和Grad DLRec算法。
[Abstract]:Microwave radiometric imaging system is collected in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n the observation, Nyquist space sampling and conventional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high resolu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microwave radi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terferometry, ultra sparse interferometric Fu Li optimal random leaf (below the Nyquist sampling) image compression of linear projection of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reduce the sampling data.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 domain and wavelet has the compression property,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difference and wavelet mixed K-SVD Dictionary of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l is to base, using Bregman and alternating iterative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odel,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near compress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projection information of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or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the microwave radiation effect, noise The stability is superior to the DLMRI algorithm and the Grad DLRec algorithm.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081;61162015)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1BAB202061)~~
【分类号】:TP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微波辐射用于取暖[J];家用电器;2000年01期
2 李朝霞;丁成;;微波辐射对油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李建民,冯平武,杜七一;手机微波辐射与场强测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1年03期
4 郑大中,刘红英;微波辐射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1年02期
5 徐培基,浦京遂,杨根元,徐冠群;青岛市环境微波辐射的测量分析与卫生学评价[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7年03期
6 ;微波辐射高频电磁场的防护[J];洪都科技;1987年02期
7 汪金毅;马素华;;微波辐射在组织固定中的应用[J];人民军医;1993年09期
8 许滨■;许忠信;;微波辐射危害的控制措施[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9 雷利卿;姜景山;张晓辉;张卫国;;月球若干地区微波辐射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10 ;微波辐射安全防护[J];电子管技术;197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昂;曹步清;万海珍;李全岳;贾永峰;;微波辐射对人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袁修干;徐向东;杨春信;;微波辐射与人体热调节[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周建峰;支三军;韦长梅;朱建宝;;微波辐射下一步合成2-芳基-4,5-二苯基咪唑[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潘文干;吕士杰;罗军;田雪光;;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徐培基;;射频及微波辐射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葛朝丽;彭瑞云;;微波辐射防护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王振占;姜景山;孙波;董晓龙;阎敬业;;海面风场的极化微波辐射测量技术原理和应用分析[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8 孙晓萌;张志涛;王轶鹏;许强;;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蒜和富硒大蒜中硒含量[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春霞;王陆瑶;周荫庄;李艳军;;微波辐射的生物效应[A];中国化学会全国微波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琳;张桂英;蔡妙颜;;微波辐射对植物油过氧化值影响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欣欣;微波辐射有害人体 使用之时尽量远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2 广雨;微波环保领域显身手[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王西秦;西安秦岭百草探索防微波辐射新路[N];科技日报;2007年
4 郭燕春;手机微波辐射是否致病[N];中国商报;2000年
5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李安民 整理 张献怀;手机尽量少用为妙[N];健康报;2010年
6 晓文;微波技术应用于环保领域备受青睐[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7 ;美教授推翻微波炉致癌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荆菁;现代生活的“流行”病[N];市场报;2002年
9 中国航天报社 记者 张国栋 通讯员 申屠燕冬;小小“连心卡”连着大型号[N];中国航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淑波;泡沫覆盖海面微波辐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王云刚;受载煤体变形破裂微波辐射规律及其机理的基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倪炜;空中目标微波辐射特性及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秦粉菊;微波辐射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昼夜时间毒性及分子机制[D];苏州大学;2014年
5 庞锋;蒸汽爆破—微波辐射联合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刘秀红;2450MHz微波辐射的损伤机理及生物学防护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7 胡韶华;抗辐灵活性成分对Nrf2-Keap1信号通路激活在微波辐射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8 李静;基于NKG2D在安多霖保护微波辐射致免疫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9 乔思默;磷酸化突触素Ⅰ及其相关激酶在微波辐射致氨基酸递质释放异常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10 刘燕青;HCN4在微波辐射致大鼠窦房结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天;K波段微波辐射谱仪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5年
2 陈雪丽;微波辐射下高温焦油脱水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6年
3 贡桂霞;微波辐射无催化剂条件下含氧、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文辉;微波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余颖;微绿球藻的微波辐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金成;微波辐射处理染料活性艳蓝KN-R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姚斌伟;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8 闵瑞;微波耦合酶催化反应中酶的光谱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甘灰炉;微波在植物纤维加工中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10 余辉;空中目标微波辐射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0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3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