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三维测量解耦合准则
本文选题:解耦合准则 + 光学显微测量 ; 参考:《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3期
【摘要】:光学显微三维测量耦合效应是指沟槽或台阶样品高度测量准确性受横向周期影响产生原理误差的现象。采用卷积不相关原则和有限能量损失原则,分别建立了薄样品和深沟槽样品光学显微三维测量的解耦合模型,揭示了被测样品特征参数与光学仪器表征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与现有W/3准则相比,光学显微三维测量解耦合准则能够客观反映光学仪器表征能力受样品结构差异变化的影响,指示高度测量解耦合评定的示值区域,预见高度测量原理误差产生,为沟槽或台阶样品三维结构表征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评定准则。
[Abstract]:The coupling effect of 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microscopy is a phenomenon that the accuracy of height measurement of grooves or step samples is affected by the transverse period.Using convolution discorrelation principle and finite energy loss principle, a decoupling model of optical microscopic 3D measurement for thin and deep grooved sample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ability of optical instruments is revealed.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W / 3 criterion, the optical microscop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decoupling criterion can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sample structure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ability of the optical instrument, indicating the indication value region of the height measurement decoupling evaluation.The principle error of predicting height measurement provides a new metrological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grooves or step sample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2011YQ040087) 国防工业基础研究项目(2013xe08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121)
【分类号】:TB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纳米级三维测量仪[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3年04期
2 叶森,邢渊;光学三维测量中引入相对控制的摄影测量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3 余云龙;高寒;陈红梅;;三维测量划线仪的精度分析及调校[J];东方电机;2007年03期
4 宋昌江;何燕;;显微三维测量的技术及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11期
5 潘保安;袁红兵;;基于三维测量的物体细小特征位置度误差分析[J];工具技术;2012年08期
6 黄尚廉;;长度、角度及三维测量光栅技术的某些进展与分析[J];光学仪器;1980年01期
7 N A Ahmed;何瑜;;能作三维测量的小型激光风速计[J];国外计量;1991年01期
8 史金龙;钱强;庞林斌;王直;白素琴;;大尺度钢板的三维测量和拼接[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5期
9 刘军;李宗易;;关于水轮机叶片三维测量分析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J];东方电机;2012年03期
10 邵双运;余浩;徐楠;;光学三维测量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南亮亮;刘伟军;;逆向工程三维测量和数据处理[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苏显渝;张启灿;李剑;李泽仁;;振动表面的光学三维测量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梁楠;姜志国;薛斌党;;显微三维成像及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震;禹卫东;杨汝良;;星载分布式干涉SAR实现全球三维测量方案研究[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5 董明利;张靖瑜;邓文怡;吕乃光;燕必希;;影响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精度因素的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6 朱荣刚;戴强;李建欣;朱日宏;;虚条纹相移算法在结构光三维测量中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7 李波;程勇;肖丽珍;衡士超;;锥形束CT结合simplant软件在颌面部三维测量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牛小兵;林玉池;赵美蓉;洪昕;程冬梅;;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殿春 王继荣 黄余红;中国美人三维测量数据库建立[N];科技日报;2006年
2 主持 本报记者 陶璐璐;建立体系才能成规模[N];中国纺织报;2011年
3 黄余红;揭开中国美貌人群的奥秘[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慧;揭开中国美貌人群秘密[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慧;中国美女标准争议不断[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丽雪;警用装备凸显科技魅力[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丁殿春 王继荣 黄余红;美女美在骨头里[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华;高密度全场主动离焦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韦争亮;基于彩色编码的结构光动态三维测量及重构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王文格;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型复杂曲面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单鹂娜;组合式时间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与技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史金龙;动态变形表面的三维测量与跟踪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殷永凯;相位辅助光学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D];天津大学;2012年
7 陶立;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弓宇;零件多要素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3年
9 何海涛;复杂面形的光学三维测量相关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敏;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2 涂颜帅;基于时间频率编码的高速光学三维测量及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岩;基于三维测量和模式识别的浮游动、植物细胞特征的观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袁明;基于多激光条纹的手持式快速三维测量关键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海涛;基于结构光的大物体三维测量关键方法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6 马乐;基于彩色复合光栅的快速三维测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万仁全;基于结构光的大尺寸工件三维测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高盼盼;基于双远心系统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熊义可;基于自适应结构光投影的三维测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戴鲜强;双目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与匹配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44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4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