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受力状态的雾江滑坡体类型判定

发布时间:2018-04-24 16:10

  本文选题:滑坡 + 稳定性分析 ; 参考:《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从受力状态判定滑坡体的类型是滑坡体合理治理的前提。针对涔天河扩建工程雾江滑坡体的滑坡类型问题,首先对滑坡体地质特征和边坡原型变形监测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力学参数地质建议值及室内试验参数为基础,对4个典型剖面分别进行岩土参数的综合反演,再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法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雾江滑坡体以缓慢蠕滑变形为主,滑坡前缘浅层拉裂坍滑可能性较大,而滑坡整体快速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坡脚处于薄弱区,最易率先发生滑动并牵引其他滑体相继发生滑动,从而判定雾江滑坡体属于牵引式滑坡。
[Abstract]:Judging the type of landslide from the state of force is the premise of rational treatment. Aiming at the landslide type of Wujiang landslide in Shentian River extension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and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slope prototype, and then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suggested values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laboratory test parameters. The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of four typical sections were inversed an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ogenstein-Price metho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andslide body of Wujiang River is dominated by slow creep deform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shallow tensile collapse and collapse in the front edge of the landslide is greater, while the possibility of rapid sliding of the whole landslide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foot of the slope is in the weak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reservoir impoundment. It is easy to slide first and slide other sliding bodies one after another, so as to determine that Wujiang landslide belongs to traction landslide.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涔天河工程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912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013505)资助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琳,,化建新;四川某厂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整治[J];军工勘察;1995年02期

2 陈湘波,刘建周;辉县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区域稳定性分析[J];河南地质;1999年04期

3 鲁丽;;宣城市陈山滑坡群稳定性分析[J];安徽地质;2009年03期

4 胡诚;;台阶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5期

5 T·S·Hull,马宁;设桩土坡的稳定性分析[J];邯郸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梁顺安;程国锋;李洪波;郭冬;郭乾坤;向明余;;浮动缓冲短节的疲劳及稳定性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4年03期

7 姚平;杨作恒;朱红雷;杨伟俊;刑恩达;;某水库坝前变形边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3期

8 冯志荣;张兴安;;引汉济渭工程大黄公路右侧良心沟滑坡的稳定性分析[J];陕西水利;2012年04期

9 李科学;王新荣;;剑阁县某基坑开挖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6期

10 张勇;;浅谈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方法[J];陕西水利;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张建设;;岚皋祖师庙滑坡判定及稳定性分析[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赵书泉;梁凤英;佟光玉;张勇;;济南市某垃圾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意义讨论[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3 程国栋;;陕南粘性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挡墙的稳定验算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冯世进;陈云敏;柯瀚;唐晓武;;垃圾填埋场封顶系统地震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张家铭;林峰;李宗长;刘俊;路为;;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治理[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姚海林;安骏勇;汪新平;;某建筑工地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亚安;孙尚明;;边界元法分析地震波作用下自然边坡稳定性[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8 陈阜超;韩月萍;杨国华;陈聚忠;;李七庄基岩点稳定性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文锋;田斌;赵欣;;雅砻江官地水电站料场边坡南东坡段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鲁晓兵;;考虑应变梯度效应的饱和孔隙介质的稳定性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志宏;岩溶区隐伏空洞对路桥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何书;下向进路侧帮稳定性及进路布置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明芳;大连市女骑警基地滑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文静;某地高填土地基边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郭亮;震源车侧倾稳定性分析与侧翻预警系统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威;大型人工堆山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何本贵;高陡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评价[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6 莫进丰;开挖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性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赵菲;绿纱矿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8 龚裔芳;复杂地质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向波;多期次滑坡演化机理研究与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卢玉清;步进算法的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7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97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0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