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薄膜的表面结构与驻极体性能相关性研究
本文选题:聚丙烯驻极体 + 表面微观结构 ; 参考:《功能材料》2017年08期
【摘要】:以聚丙烯颗粒为原料、表面纳米化石英玻璃为模板,通过热压法制得表面具有不同形貌的聚丙烯薄膜,再经电晕充电形成驻极体。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分析了薄膜的表面结构,并用表面电位跟踪和热刺激放电技术测试了不同表面结构聚丙烯薄膜的电荷存储性能。表面电位测试结果表明,其电荷存储性能与薄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薄膜表面越粗糙,捕获电子的能力越强,但其电荷存储稳定性差异不大。热刺激放电技术测试结果表明,其陷阱能级与表面粗糙度无关。
[Abstract]:Polypropylene film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 with polypropylene particles as raw materials and silica glass nanoparticles as template. Electret was formed by corona charg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films was analyz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he charge storag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film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structures were measured by surface potential tracking and thermal stimulation discharge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surface potential measurement show that the charge storage perform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lm. The rougher the surface of the film, 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to capture electron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bility of charge stor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p level is independent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驻极体及其应用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7032)
【分类号】:O632.12;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日聚丙烯薄膜价格下跌[J];上海化工;1999年05期
2 汪建萍;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加工与应用[J];塑料包装;2000年04期
3 孙彤彤;我国流延聚丙烯薄膜的生产和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工业;2000年02期
4 ;铸型聚丙烯薄膜的新用途[J];化工文摘;2003年01期
5 王灵肖;改善聚丙烯薄膜气味特性的新技术[J];国外塑料;2003年06期
6 王宁,陈伟;流延聚丙烯薄膜生产工艺及国内现状[J];塑料包装;2004年04期
7 王晓梅;;浅谈流延聚丙烯薄膜近期市场发展状况[J];塑料制造;2010年Z1期
8 ;用水骤冷法生产聚丙烯薄膜[J];塑料工业;1975年04期
9 ;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制造工艺及设备的特点[J];绝缘材料通讯;1978年02期
10 ;聚丙烯薄膜采用远红外辐射加热[J];科技简报;197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存和;;关于聚丙烯薄膜表面粗糙度[A];二○○三年电力电容器学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志强;李秀洁;张治;;聚丙烯薄膜常用助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斌;;双面粗化聚丙烯薄膜质量状况调查[A];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论文集[C];2006年
4 李兆林;;国内外粗化聚丙烯薄膜质量对比综述[A];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论文集[C];2006年
5 任婉婷;程春祖;王荣民;李鑫;;低温等离子体引发聚丙烯薄膜气相接枝丙烯酸[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6 徐又一;杜强国;;力学-振动光谱对单轴拉伸硬弹性聚丙烯薄膜中分子链取向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88年
7 姚自余;贾慧青;杨芳;;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评价[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蔺晨;郑飞虎;张冶文;安振连;;用快速放电的方式研究聚丙烯薄膜内的电荷输运[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晓兵;;锌铝复合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生产控制与电容器[A];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邓守军邋殷茜 仇国贤;多品级聚丙烯薄膜专用料工业化项目通过甘肃省鉴定[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王晓梅;浅谈流延聚丙烯薄膜近期市场发展状况[N];中国包装报;2009年
3 记者 刘福;我国中小食品包企青睐普通流延聚丙烯薄膜[N];中国包装报;2006年
4 沈宏;CPP骨干企业共商发展大计[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余凯;塑料期货问世 上市公司影响几何[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南通三信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王宁 陈伟;流延聚丙烯薄膜生产工艺及国内现状[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齐成;包装印刷中常用塑料的特性和适用性[N];中国包装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丽霞;聚丙烯薄膜的阻隔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田书亚;聚丙烯薄膜抗静电改性研究及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敬勇;纳米SiO_2改性对降低聚丙烯薄膜溶剂残留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4 赵帅;单层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黄亚男;电晕处理对聚丙烯薄膜表面特征及印刷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3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84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