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设计与研究
本文选题:旅游景区 + 情感体验 ; 参考:《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休闲度假的热情逐年高涨,各地休闲旅游景区的建设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景区的公共服务设计也备受关注,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主旨下,如何更好的构建合理的服务体系,增强景区游客的游园体验,提高景区游客的满意度是当今旅游景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旅游景区概念及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计分类、功能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在分析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组成的基础上,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设计要素及表达进行了论述;并在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以增加游客体验为目的,总结了在一般设计原则中注重的方面;再者,通过对用户需求、认知、用户体验的类别、体验的层次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出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流程总体框架,并完成了以体验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的框架构建;最后,运用此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法对青岛灵山湾旅游度假区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总之,本文对旅游景区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并以提升旅游景区的游园体验为核心,对其设计实现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构想及方法。因此本文为旅游景区公共服务体系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并为公共服务体系的设计实现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 ' s economic level , the enthusiasm of people out for leisure and vacat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various places is developing rapidly . At the same time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 Qingdao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礼,王建军;旅游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杨杏月;;旅游体验营销刍议[J];引进与咨询;2006年10期
3 吴萍;裴蓉;;谈乡村旅游真实性及塑造——以阳朔为例[J];硅谷;2008年12期
4 徐永红;;博物馆旅游体验设计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刘艳红;;解释社会学范式:旅游研究的一种理论范式基础[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陈楠枰;;当旅游遇上交通——专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2年08期
7 饶华清;;杭州徒步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王计平;赵云丹;倪菁;;定制旅游对旅行社供应模式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薛兵旺;刘萌;黄美忠;徐松华;;武汉市径河水岸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构想[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9期
10 李晓娜;;高铁对郑州市旅游发展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耿庆汇;;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初探[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4 阚耀平;高鹏;;乡村旅游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勾四清;;海南旅游商品组合开发的三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7 李发永;;我省旅游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下)[C];2011年
8 肖升;王悦;;论旅游体验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少敏;;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华圣文化——延安红色旅游与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6年
10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鹰;生态文明与旅游价值观的重建(十)[N];江南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玲;酷讯:“旅游体验师”传递观察和感悟[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赵珊 邹雅筠;旅游体验师中国第一美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琼北旅游合作组织工作办公室 于济东;用文化提升琼北旅游软实力[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冯涛;打造露营旅游新亮点[N];云南政协报;2013年
6 张凡;先旅游后付款,能行吗?[N];中国旅游报;2013年
7 白四座;唤起国民旅游意识是根本[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郑健阳;高端旅游:向强化体验发力[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孙敏;加强旅游培训 提升旅游体验[N];桂林日报;2013年
10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魏小安 记录整理 本报记者 沈仲亮;旅游研究与实践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张宝;旅游出行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王凯;跨界旅游目的地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朱璇;背包旅游:基于中国案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红英;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休闲旅游影响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才;意象·凝视·认同[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洁;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蔚志红;山西省旅游购物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徐斌;旅游动机对旅游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凯睿;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王静;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袁申梅;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地游客赴港旅游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金程;游客情感的动态性及其变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孙益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霍丽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西安市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朱新杰;产业融合背景下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0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92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