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碳纳米管与金属的超声波纳米焊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02:36

  本文选题:超声纳米焊接 + 碳纳米管 ; 参考:《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碳纳米管由于其优异的电子特性、高的长径比、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极小的尖端曲率半径使其成为纳电子器件中作为纳米连接的最佳候选人,在纳电子器件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碳纳米管与金属之间的电接触是制备碳纳米管器件的关键问题之一,已有的电子束焊接及高温退火等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纳米管与金属的接触电阻,但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等缺点。本论文对大面积、规模化的一维碳纳米管材料与金属铝的超声纳米焊接技术进行了研究。 焊接实验前提是碳纳米管在铝基底上均匀沉积薄膜。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提纯,通过氧气氧化、分散剂分散、酸化处理等工艺,有效的去除了催化剂、无定型等碳颗粒,得到了90%纯度的碳纳米管。再将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制备在铝基底上均匀沉积一层致密的碳纳米管薄膜,,并对不同电泳电压、电泳时间以及硝酸镁添加量下碳纳米管薄膜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最佳电泳沉积参数。超声波焊实验中,对焊接参数(超声功率、焊接压力和时间)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最佳的焊接条件范围,提高了碳纳米管与基底的连接强度,改善了接触性能。 超声纳米焊接技术在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纳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表明,电泳沉积的到的碳纳米管薄膜与基底接触性能不良导致场发射性能不稳定等情况都有有效的改善。超声波纳米焊接改善了碳纳米管与金属基底的接触性能,使碳纳米管能更有效的发射电子,场发射阴极的开启电压大大减小,发射电流密度增大,电流稳定性提高。对不同焊接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场发射性能测试,这将为大规模制备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提供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纳米焊接可以在纳米材料与基底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展现了其在微纳米连接领域中的巨大的应用潜力。
[Abstract]: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electron properties , high aspect ratio , good chemical stability and small tip curvature radius make it the best candidate for nano - connection in nano - electronic device ,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nano - electronic device . The electrical contact between carbon nanotubes and metal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 - tube devices .

A thin film of carbon nanotubes ( CNTs ) is deposited on the aluminum substrat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arbon nanotubes are deposited uniformly on the aluminum substrate . The carbon nanotubes with 90 % purity are obtained by the processes of oxygen oxidation , dispersant dispersion , acidification treatment and the like . The best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 In the ultrasonic welding experiments , the welding parameters ( ultrasonic power , welding pressure and time )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 The optimum range of welding conditions is determined ,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 substrate is improved , and the contact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ltrasonic nano - weld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emission cathode nano - electronic device of the carbon nano - tube shows that the contact performance of the carbon nano - tube film and the substrate caused by the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is not stable and the like . The ultrasonic nano - welding improves the contact performance of the carbon nano - tube and the metal substrate , the emission current density is increased , and the current stability is improved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383.1;TB5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祥祺,加藤隆男;三种含钽化合物场发射阴极[J];应用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2 张淑芬;场发射阴极材料[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1期

3 张兆祥,张耿民,侯士敏,刘惟敏,赵兴钰,薛增泉;碳纳米管的薄膜场发射[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4 崔春娟;张军;韩民;陈军;许宁生;刘林;傅恒志;;Si-TaSi_2共晶自生复合场发射材料的组织与性能[J];科学通报;2006年24期

5 王小菊;林祖伦;祁康成;陈泽祥;汪志刚;蒋亚东;;电化学刻蚀法制备LaB_6场发射微尖锥阵列[J];发光学报;2007年03期

6 陈锦;郭太良;;电泳法制备四针状纳米ZnO场发射阴极[J];液晶与显示;2007年04期

7 王莉莉;陈奕卫;陈婷;孙卓;冯涛;张燕萍;高阳;阙文修;;电泳法制备场发射阴极的性能优化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7年06期

8 高峰;林祖伦;汪志刚;;多级场发射结构模拟及特性研究[J];电子器件;2008年05期

9 李东方;林祖伦;陈文彬;代令;何世东;曹伟;;复合型场发射阵列失效性研究[J];电子器件;2009年01期

10 陈雷锋;季振国;糜裕宏;毛启楠;;界面势垒对碳纳米管场发射特性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迎宾;张晓兵;雷威;王保平;;硅锥场发射阵列中离子轰击现象的分析[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丁明清;邵文生;陈长青;李兴辉;白国栋;张甫权;李含雁;冯进军;;单根碳纳米管栅控场发射阵列阴极的研制[A];第九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信能;李佛俊;李文恩;;低压扫描电镜的场发射阴极组件[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4 姜祥祺;加藤隆男;;氮化钽场发射阴极的制作及其特性的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科技进步奖(1994-2000)得奖人员论文集[C];2000年

5 周雪东;张宇宁;孙莹;雷威;张晓兵;;最佳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阵列密度的研究[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丁明清;李兴辉;白国栋;张甫权;李含雁;冯进军;;集成栅极控制的碳纳米管场发射阵列阴极的制造技术[A];第八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钟定永;刘双;王恩哥;;大面积定向碳氮纳米管场发射阴极[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朱长纯;刘卫华;;纳米场发射阴极及其在FED中的应用[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董长昆;;应用电泳技术制备场发射阴极等碳纳米管器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冯进军;李兴辉;;微波真空器件中的微电子技术[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增美;薄膜场发射阴极[D];清华大学;2007年

2 姜卫粉;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与场发射、湿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翟春雪;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鲁占灵;纳米非晶碳膜制备及其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杨静;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温庆波;硼掺杂碳纳米管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刚;场发射阵列薄膜设计及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东方;复合型尖锥场发射阵列制备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于海波;场发射冷阴极尖锥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小菊;场发射阴极的计算机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时晴暄;场发射阵列薄膜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翟春雪;钛基钠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段志强;纳米体系中场发射的结构效应[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8 孙亚飞;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制备工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袁光军;表面传导场发射阴极的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李新义;钼硅化物的场发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4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944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