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一种基于模态域波束形成的水平阵被动目标深度估计

发布时间:2018-05-30 11:17

  本文选题:简正波 + 模态域波束形成 ; 参考:《物理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水面水下目标分辨与识别一直是被动声呐探测领域的难题.利用一种水平阵模态域波束形成算法获得己知方位目标声源的各阶模态强度,将其与不同深度的各阶参考模态强度进行匹配,最终实现了对声源的深度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信噪比为-10 dB的情况下,用300Hz带宽的信号样本,实现对声源深度的有效估计.系统分析了不同参数和不同波导条件对该方法目标深度估计性能的影响.其中,阵元数越多,模态样本数越多,计算频段越宽,方位估计精度越高,有效阵长越长,深度估计的性能越好.阵元间距和波导深度的变化不会影响该方法的深度估计性能,并且该方法的深度估计性能在声速剖面、海底参数等波导条件存在扰动时具有鲁棒性.
[Abstract]:The recognition and resolution of underwater targets is alway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passive sonar detection. The beamforming algorithm of horizontal array modal domain is used to obtain each order modal intensity of the sound source of the known azimuth target, which is matched with each order reference mode intensity of different depth. Finally, the depth estimation of the sound source i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depth of the sound source using 300Hz bandwidth signal samples at a SNR of -10 dB.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and waveguide conditions on the target depth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mong them, the more the number of elements, the more the number of modal samples, the wider the calculation frequency band, the higher the precision of azimuth estimation, the longer the effective array length, the better the performance of depth estimation. The variation of array spacing and waveguide depth will not affect the depth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and the depth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is robust when the waveguide conditions such as sound velocity profile and submarine parameters are perturb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271443,61471378)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B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仁和,肖金泉,龚敏;浅海中单个简正波的分析[J];声学学报;1980年02期

2 王蕴玉,周纪浔,李红海,张正中,姜胜立,尚尔昌,包青华,许龙江,严国光;空间过滤简正波的模拟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1981年02期

3 张仁和,金国亮;浅海平均混响强度的简正波理论[J];声学学报;1984年01期

4 宋知用;激冲次声信号简正波的分离[J];声学学报;1984年03期

5 唐应吾;在不远离截止频率时均匀浅海中简正波的衰减系数[J];海洋科学;1986年01期

6 尚尔昌,高天斌;过滤简正波的若干理论问题[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3期

7 王恕铨,马恒仁,林俊轩;简正波时域分离的模拟实验研究[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侯温良,吴承义,张仁和;识别与提取简正波的一种简化方法[J];声学学报;1988年01期

9 张仁和,卢征峰;浅海中简正波的衰减与群速[J];声学学报;1989年06期

10 赵航芳,宫先仪,李然威,杨华,胡青;浅海混响实验数据垂直指向性简正波建模分析[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娟;王好忠;高大治;王宁;;简正波垂直分布的时间起伏研究[A];2009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彭朝晖;;粗糙海底中简正波耦合系数的计算[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3 赵航芳;宫先仪;李然威;杨华;胡青;;浅海混响实验数据简正波建模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4 李整林;鄢锦;李风华;;浅海中简正波分离与海底参数的反演[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5 王志强;姜卫东;安良;陆佶人;;三维浅海简正波混响模型[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彭朝晖;;三维耦合简正波-抛物方程理论[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7 王好忠;王宁;;利用宽带垂直线列阵实验数据分离简正波[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林;笪良龙;卢晓亭;;射线-简正波-抛物方程理论在过渡海域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林;笪良龙;;射线-简正波-抛物方程理论及其数值计算[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涛;蒋德军;王涛;;简正波展开与声源定位[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好忠;简正波宽带本征波数和等效耦合矩阵计算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花;耦合简正波快速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杨光兵;浅海声简正波分离方法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3年

3 李光明;非高斯背景下长线阵测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李鹏;声简正波耦合暨R-ω平面干涉条纹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何永军;浅海距离有关波导耦合简正波数值建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王文娟;数据驱动声简正波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邵宝辉;耦合简正波声场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好忠;一种复杂海洋环境声场算法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尚启春;浅海波导中宽带声源被动测距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王婷;长时间积分与匹配场混合处理在声源目标定位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5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955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