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VD高品质金刚石膜的制备与K-Ka波段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 金刚石膜 ; 参考:《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为了满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金刚石膜作为微波介电材料的应用需求,本文从改变MPCVD生长参数制备不同品质的金刚石膜入手,并同时设计和建立了一台低损耗薄膜材料微波介电性能测试系统,继而探索了生长条件对金刚石膜品质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并对金刚石膜介电损耗的机制进行了讨论。论文首先采用穹顶式MPCVD装置在不同生长参数(包括甲烷浓度、沉积温度)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品质的金刚石膜,并采用传统的表征方法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价。另外,由于金刚石膜在制备过程中,在非故意和故意掺杂的情况下经常会嵌入氮杂质,因此,本文继而研究了氮气浓度在0-40ppm范围内对所制备的金刚石膜品质的影响。为满足对金刚石膜介电性能进行系统测试的需求,设计并建立了一台工作模式为TE011、空腔谐振频率为25GHz(K波段)的截止圆波导式低损耗薄膜微波介电性能测试装置,并对该装置的测试能力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稳定、准确测量厚度在180-380μm之间金刚石膜介电性能的能力,介电常数的测试误差约为1%,损耗正切值的测试误差约7%。在截止圆波导式谐振腔微波介电性能测试装置成功建立的基础上,对不同生长参数所制备金刚石膜的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长参数对金刚石膜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但对介电损耗的影响较大。在24GHz的测试频率下,温度为975℃,甲烷浓度为3%条件下所制备的金刚石膜具有较低的介电损耗。甲烷浓度的增加、沉积温度的改变均会造成金刚石膜介电损耗增加。与此同时,对氮气浓度为0-40ppm条件下制备的金刚石膜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浓度的增加和金刚石膜质量的下降,其介电损耗正切值出现复杂的变化趋势。当氮气浓度为1ppm的中间值时,金刚石膜的损耗正切值最高。这一损耗正切值的变化趋势与由拉曼光谱等传统方法表征的金刚石膜质量的变化趋势有着显著的差异。为探讨金刚石膜的介电损耗机制,实验研究了金刚石膜微波介电性能的温度依赖性和介电性能在K-Ka波段两个频率点间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膜介电常数的温度依赖性较小,在300-445 K的温度区间内,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处于13±2ppm的范围内。实验结果还表明,金刚石膜的损耗也随温度升高而呈现增加趋势。在假设损耗的温度依赖性是由金刚石膜电导的温度依赖性所决定的前提下,求出了金刚石膜的电导表观激活能在0.081-0.14eV的范围内。此外,通过对金刚石膜拉曼谱半峰宽与金刚石膜介电损耗的频率依赖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拉曼谱半峰宽越大的样品,其损耗的频率依赖性偏离由电导机制所决定的1/f规律的倾向越明显。对于拉曼谱半峰宽大于3.0 cm-1的金刚石膜,其损耗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MPCVD金刚石膜的介电损耗可被分离为两项,第一项是电导损耗,第二项是由缺陷导致的单声子声学振动激发损耗以及瑞利散射损耗。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浓度氮掺杂的金刚石膜的两项损耗进行了分离,结合由介电损耗变温测试获得的金刚石膜电导表观激活能随氮掺杂浓度增加而上升的实验事实,认为氮施主缺陷对金刚石膜中的受主缺陷发生了补偿作用,而这可能是在高氮杂质浓度下金刚石膜损耗正切反常降低的原因。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microwave dielectric material ,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diamond films with different growth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 The two losses of diamond films dop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were separated , and the experimental facts that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diamond film obtained by the dielectric loss test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itrogen doping concentration . The main defects in the diamond film were compensated by the nitrogen donor defect , which could be the reason of the abnormal decrease of the diamond film loss under the high nitrogen impurity concentr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163;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耀星;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应用面市[J];粉末冶金工业;2001年01期
2 方容川,常超,廖源,叶祉渊,薛剑耿,王冠中,马玉蓉,尚乃贵,牛晓滨,王代冕,吴气虹,揭建胜;计算机编程控制CVD金刚石膜生长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1期
3 卢文壮,左敦稳,王珉,黎向锋,徐锋,褚向前;大面积B掺杂CVD金刚石膜的制备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4 吴振辉;马志斌;谭必松;张磊;吴利峰;;CVD金刚石膜的抛光研究进展[J];硬质合金;2008年03期
5 吕反修;;CVD金刚石膜新兴研究方向及市场现状与趋势[J];金属热处理;2008年11期
6 汪建华;刘鹏飞;熊礼威;刘繁;江川;苏含;;大面积金刚石膜生长过程中的缺陷和内应力[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孙玉静;周珑;王树彬;田莳;;铁/钢抛光CVD金刚石膜的机理研究[J];科技传播;2012年19期
8 宋彦军;陶隆凤;王礼胜;;CVD金刚石膜产业化应用问题分析及展望[J];硬质合金;2013年04期
9 ;美科学家研究出用C_(60)生产金刚石膜新技术[J];科技导报;1994年11期
10 吕反修;CVD金刚石膜研究近期进展与应用[J];物理;199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录;廖梅勇;廖克俊;;金刚石膜场发射性质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韩毅松;刘尔凯;玄真武;魏丽娟;;CVD金刚石膜在不同基体上焊接应力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金曾孙;吕宪义;杨广亮;吴汉华;李哲奎;刘建设;;金刚石膜中氮杂质状态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4 邱万奇;曾艳祥;贺礼贤;刘仲武;曾德长;钟喜春;余红雅;;铜基镶嵌结构界面金刚石涂层及其膜/基结合力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5 刘敬明;家建华;张恒大;蒋政;唐伟忠;吕反修;;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高温氧化[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春燕;金曾孙;吕宪义;;乙醇对金刚石膜生长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7 陈良贤;李成明;陈飞;刘政;黑立富;宋建华;陈广超;唐伟忠;吕反修;;钛过镀层沉积自支撑金刚石膜的界面特征[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唐伟忠;于盛旺;李成明;陈广超;吕反修;;金刚石膜红外光学窗口的化学气相沉积技术[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李明吉;吕宪义;孙宝茹;金曾孙;;氮气流量对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刘存业;李建;陈志谦;王跃;;CVD金刚石膜X-射线衍射分析[A];第八届全国X射线衍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剑坤;金刚石膜——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0年
2 北京科技大学 吕反修;金刚石膜:带起一个产业群[N];科技日报;2001年
3 记者 吴曼;雷地科技获航天专家赞誉[N];证券时报;2004年
4 蒋占华;金刚石膜制备及应用开发项目获重大进展[N];中国建材报;2001年
5 王华;科研成果及应用进入高校前列[N];科技日报;2006年
6 冀文海;中小企业赚钱的机会在哪里[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7 陈捷;尽显新材料研究实力[N];科技日报;2000年
8 ;开拓创新的河北省科学院[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青;MPCVD高品质金刚石膜的制备与K-Ka波段微波介电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2 马一博;微纳米结构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浸润性和电化学传感器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张明龙;CVD金刚石膜的光电性能及其在辐射探测器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4 唐达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膜残余应力及开裂破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周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高质量金刚石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明吉;大尺寸高质量金刚石厚膜制备及氮掺杂对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梁兴勃;硅基纳米金刚石膜生长及其发光器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李春燕;掺硼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裴晓强;CVD金刚石膜的高温氧化及其浸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姜志刚;高气压直流辉光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厚膜的生长特性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彤;自支撑硼掺杂金刚石膜生长及其硼分布、应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左杨平;V_2O_5/金刚石膜系抗激光致盲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曹为;高沉积气压下高质量多晶金刚石膜的制备[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玮;CVD金刚石涂层用于海洋密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5 王小安;二次形核率对金刚石膜生长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6 林志伟;金刚石膜制备及其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7 董伯先;CVD金刚石膜化学机械抛光液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成绍恒;氮气对金刚石膜生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晨;金刚石膜的应力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卢冬;硼和氮掺杂CVD金刚石膜的生长及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3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99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