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荧光丝素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丝素 + 上转换荧光 ; 参考:《苏州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柔性荧光薄膜在太阳能电池、显示器、LED、可植入设备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常用的荧光组分包括有机染料、荧光粉、量子点等发光材料。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是一种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发光材料,与上述发光材料相比,UCNPs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光稳定性高、荧光寿命长、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光谱带窄、光穿透深度大等诸多优点,因而基于UCNPs的复合薄膜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荧光薄膜常用的母体材料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然而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难以降解,其生产和使用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特别是随着生物相容性、可植入光电器件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满足生物相容、生物降解、可持续发展等特性的基底材料。与高分子聚合物相比,丝素蛋白(SF)拥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可植入性、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易于加工成薄膜、凝胶、纤维、三维支架、海绵等各种形态。因此,将SF作为基底材料与UCNPs复合得到的荧光薄膜有可能在可穿戴、可植入、可降解的光电器件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Na YF4:Yb,Er为例,将丝素蛋白作为柔性基底材料与Na YF4:Yb,Er复合制备了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同时针对Na YF4:Yb,Er荧光效率低的缺陷,基于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发光的原理,利用Au纳米颗粒和银纳米线(Ag NWs)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制备了两种荧光增强的复合薄膜。(1)使用高温热分解法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5 nm的β-Na YF4:Yb,Er纳米晶体,在980 nm激光激发下,荧光光谱有三个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I15/2(520 nm)、4S3/2→4I15/2(540 nm)、4F9/2→4I15/2(660 nm)的能级跃迁,其主要的上转换发光机制是能量传递上转换。(2)利用在硅片上旋涂Na YF4:Yb,Er再转移到SF中风干成膜的方法制备了SF-UCNP复合薄膜。当Na YF4:Yb,Er浓度为10 mg/m L时制备得到的SF-UCNP复合薄膜透光率高达88%。Na YF4:Yb,Er纳米晶体在SF基底中分散良好,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结果表明丝素薄膜二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在980 nm激光激发下,SF-UCNP复合薄膜发出肉眼清晰可见的绿光。(3)在硅片上旋涂Na YF4:Yb,Er,然后在其表面喷金后转移到SF中风干成膜,制备了一种荧光增强的SF-UCNP-Au复合薄膜。喷金30 s得到的复合薄膜荧光强度增加最多,超过30 s后,荧光强度急剧下降,此时非辐射衰减起主要作用,导致UCNPs荧光淬灭。喷金30 s得到的SF-UCNP-Au复合薄膜的透光率80%,荧光寿命减小。喷金对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没有产生影响。(4)将Ag NWs和β-Na YF4:Yb,Er依次旋涂在硅片表面,然后转移到SF基底中,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能(≥80%)、导电性能(≤20Ω/sq)和柔性的SF-Ag NW-UCNP复合薄膜。相比于SF-UCNP薄膜,0.5 mg/m L的Na YF4:Yb,Er制备得到的SF-Ag NW-UCNP薄膜可获得最大程度的荧光增强,其在520 nm、540 nm和660 nm处的荧光强度分别增加3倍、2.7倍和3.38倍。其中Ag NWs起到导电网络和等离子体增强的双重作用。
[Abstract]: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 high light stability , long fluorescence life , high anti - Stokes shift , narrow emission spectrum band , high light penetration depth and the like , and is easy to be processed into various forms of film , gel , fiber , three - dimensional stent , sponge and the like . In this paper , two kinds of fluorescent reinforced composite film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 SPR ) effect of Au nanoparticles and silver nanowires ( Ag NWs ) . ( 3 ) Na YF4 : Yb , Er was spin - coated on the silicon wafer ,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SF for film formation after spraying gold on its surface .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F - UCNP - Au composite film was increased by up to 30 s .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F - UCNP - Au composite film was increased by 3 times , 2.7 times and 3.38 times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石敏;周国庆;左如忠;许育东;苏海林;伍光;于桂洋;于涛;;2-2型磁电复合薄膜材料研究现状[J];金属功能材料;2010年06期
2 ;复合薄膜试制小结[J];塑料;1975年01期
3 胡嘉鹏;耐高压杀菌的复合薄膜袋装食品的生产和标准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8年05期
4 李淑兰;;对843复合薄膜的剖析[J];防腐与包装;1986年01期
5 曹庸;;多层交叉复合薄膜[J];金山油化纤;1987年03期
6 陶宏;;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出复合薄膜[J];金山油化纤;1989年03期
7 石敏;顾仓;许育东;王雷;苏海林;王云龙;齐三;袁琳;;无铅多铁性复合薄膜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23期
8 龚朝阳;罗学涛;张颖;程璇;张莹;;复合薄膜研究的进展[J];真空;2006年05期
9 陈莹莹;张溪文;郭玉;韩高荣;;SiC_xO_y/SnO_2:F/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10 董松涛;喻利花;董师润;许俊华;;磁控共溅射制备锆-硅-氮复合薄膜的显微组织与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学文;;多层共挤出复合薄膜晶点解析[A];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研讨推广会暨塑料包装委员会第六届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密永娟;欧军飞;杨生荣;王金清;;聚多巴胺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晓光;刘愉快;姚一平;;BiFeO3/La5/8Ca3/8MnO3复合薄膜的巨磁介电效应及高低电阻态转换行为[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巍;贾震;鄂磊;雅菁;刘志锋;;浸渍提拉法合成钛酸铋/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5 王昊;陈双俊;张军;许仲梓;;LDPE/POE/SmBO_3复合薄膜材料表面蚀刻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朱军;杨明成;陈海军;刘克波;赵惠东;张传国;;γ—射线辐射对尼龙6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高雅;南策文;;铁磁性薄膜的制备和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能探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赵云峰;高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复合薄膜的超声波焊接[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李广;殷景华;刘晓旭;冯宇;田付强;雷清泉;;组分对PI/AlN纳米复合薄膜微结构与介电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军;杨明成;陈海军;刘克波;赵惠东;;尼龙6复合薄膜的研制及其辐射改性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昌杰;聚乙烯醇在复合薄膜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张文英;我国多层共挤设备亟待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林其水;常用软包材的特性和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4 赵世亮;复合薄膜的曲率与材料的热收缩率差异[N];中国包装报;2011年
5 高学文;多层共挤复合薄膜的应用及发展趋势[N];中国包装报;2002年
6 记者 郭新秋、刘文波;多层共挤复合薄膜在大连诞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7 成远发;复合薄膜的固化管理[N];中国包装报;2007年
8 单仁;复合薄膜基材的品种及性能[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杨林;新型陶瓷复合薄膜研制出[N];广东建设报;2009年
10 杨;复合软包装基材的特性、应用及其开发[N];中国包装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春林;电沉积法制备硫族半导体复合薄膜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2 豆义波;层层组装构筑水滑石基复合薄膜:组装驱动力调控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孟祥钦;PZT基双层压电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唐振华;多重铁性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磁—力—电耦合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朱朋;基于含能复合薄膜的非线性电爆换能元[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时志权;导电聚合物/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张明玉;离子交换法制备聚酰亚胺/氧化铝复合薄膜及电晕老化机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8 任粒;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介电和磁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9 付立顺;基于金银纳米粒子取向的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压力敏感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闽;导电聚吡咯及其复合薄膜材料新法电聚合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文杰;基于界面电荷转移的铋系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波;PIPS法制备多孔C/TiO_2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太阳能选择吸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宋晓栋;NaYF_4:Yb~(3+),Tm~(3+)/Ag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时春华;软模板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及其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湖钧;L1_0-FePt/B2-FeRh双层复合薄膜的结构和磁性[D];西南大学;2015年
6 司e,
本文编号:2025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2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