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超薄四面体非晶碳膜光学常数的精确测定

发布时间:2018-06-18 14:39

  本文选题:ta-C + 薄膜 ; 参考:《表面技术》2016年02期


【摘要】:目的联合使用光谱型椭偏仪(SE)和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超薄四面体非晶碳薄膜(ta-C)的光学常数。方法由于该薄膜的厚度对折射率、消光系数有很大的影响,仅采用椭偏参数拟合,难以准确得到该薄膜的光学常数,椭偏法测定的未知参数数量大于方程数,椭偏方程无唯一解。因此,加入透过率与椭偏参数同时进行拟合(以下简称SE+T法),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得到该薄膜的光学常数。结果薄膜具有典型的非晶碳膜特征,SE和SE+T两种拟合方法得到的光学常数具有明显的差异,消光系数k在可见以及红外区最大差值可达0.020,紫外区最大的偏差约为0.005;折射率n在500 nm波长以上最大差值为0.04,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两种方法得到的n趋于一致。联用时的拟合结果具有更好的唯一性,而且拟合得到的光学常数变得平滑。结论椭偏与分光光度计联用适合精确测定测量范围内的超薄四面体非晶薄膜的光学常数。
[Abstract]:Aim to determine accurately 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ultrathin 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 thin films (Ta-C) using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SE) and spectrophotometer. Methods because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extinction coefficient,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he optical constant of the film by using ellipsometric parameters fitting, and the number of unknown parameters measured by ellipsometry is larger than the number of equations. Ellipsometry has no unique solution. Therefore, 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the thin films can be obtained by adding the transmittance and ellipsometry parameters at the same tim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E T metho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cal constants of the thin films easily, quickly and accurately. Results the optical constants obtained by two fitting methods, SE and SE T,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maximum difference of extinction coefficient k in visible and infrared region is 0.020, the maximum deviation in ultraviolet region is about 0.005, and the maximum difference value of refractive index n above 500 nm wavelength is 0.04. The fitting results are more unique and the optical constants obtained are smooth.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ellipsometry and spectrophotometer is suitable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optical constants of ultrathin tetrahedral amorphous films.
【作者单位】: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酒泉新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甘肃省科技创新平台专项(144JTCF256)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6RJYF319)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xyky[2015]z-2)~~
【分类号】:TB38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江;唐敬友;裴旺;魏贤华;黄峰;;椭偏精确测定透明衬底上吸收薄膜的厚度及光学常数[J];物理学报;201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建华,韩丹,杨秀文,魏江南;薄金属膜光学常数的椭偏法测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叶秀贞;;椭园偏振光法测钢表面防腐膜的光学常数[J];陕西化工;1980年01期

3 干福熹,林凤英;外场作用下玻璃的光学常数的变化[J];光学学报;1981年01期

4 吴维(山文),I.Aydin,H.E.Bühler;硫化物相光学常数的测定[J];金属学报;1983年02期

5 左晓钟;玻璃的应力光学常数测定及残余应力分析[J];玻璃;1985年02期

6 冯异;赵军武;童慧敏;高芬;;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薄膜光学常数的确定[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7年05期

7 张平;李晨;陈焘;王多书;;基于透射光谱确定硅碳氧薄膜的光学常数[J];上海有色金属;2013年02期

8 高振昕;烧矾土中的六铝酸钙[J];硅酸盐学报;1982年02期

9 张国栋;;大气污染与平流层气溶胶[J];四川环境;1993年02期

10 浦天舒,童志深,吴美珍,,金若鹏,周馥;苯胺等离子体聚合膜的光学常数[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尚;连洁;宋平;李萍;马铮;王晓;吴仕梁;;分子束外延生长超薄铝膜光学常数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崴;郑玉祥;蔡清元;张冬旭;张荣君;陈良尧;;硅纳米晶光学常数对温度的响应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徐均琪;苏俊宏;;薄膜光学常数的椭偏测量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周毅;孙丽丽;汪爱英;;多样品分析法测定吸收薄膜的厚度与光学常数的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建;李燕;王成伟;;多孔薄膜及其复合结构的光学常数的确定[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林斯勤;赖新春;吕学超;张永彬;张厚亮;黄文莉;;氧化膜光学常数的椭圆偏振测试研究[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艳茹;杭凌侠;惠迎雪;潘永强;;含氢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常数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周杨;梁海锋;严一心;蔡长龙;;椭偏法测量AIN薄膜的光学常数[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肖轶群;沈军;周斌;徐超;薛辉;;椭偏光度法研究溶胶—凝胶SiO_2薄膜的光学性能[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素英;李斌;谢平;刘定权;;Pb_(1-x)Ge_xTe薄膜性能与其基板的关系[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基于椭偏法的典型工程材料高温光学常数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红;氢化纳米硅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室温可见发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希影;气溶胶粒子光学常数的实验研究及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李佳玉;相变过程中的高温粒子辐射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齐宏;弥散颗粒辐射反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对辐射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江;椭偏光谱学在透明衬底上吸收薄膜厚度及光学常数表征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乔明霞;薄膜光学常数和厚度的透射光谱法测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蒋礼林;金属陶瓷薄膜光学常数的尺度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殷金英;粒子光学常数的尺寸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国艳;气溶胶颗粒材料光学常数的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赵利荣;多孔阳极氧化铝薄膜的光学常数和润湿特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峥;椭偏技术在6H-SiC晶体光学常数的测量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9 章睿荣;通过全光谱拟合法确定薄膜光学常数和厚度[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于海涛;表面光极化散射特性的测量和模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3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3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