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HYDRUS的三舟溪滑坡降雨入渗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30 03:23

  本文选题:降雨 + HYDRUS ; 参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以三舟溪滑坡为例,运用HYDRUS-1D模拟软件,对由于降雨影响造成滑坡土壤不饱和区的土壤水运动进行模拟计算,为滑坡体降雨入渗规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考虑降雨影响下,评价滑坡体降雨入渗规律采用Hydrus-1D是可靠的。受降雨特征和初始含水率的影响,降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存在滞后作用,5月25日和5月29日降雨期间,湿润锋到达模型底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6 h、19.2 h。
[Abstract]:Taking Sanzhouxi landslide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HYDRUS-1D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in the unsaturated area of landslide caused by rainfall is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law of landslide body.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monitoring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Hydrus-1D is reliable in evaluating the rainfall infiltration law of landsli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and initial water content, the effect of rainfall on groundwater level is delayed. During the rainfall period of May 25 and May 29, the time of wetting front reaching the bottom of the model is 6 h ~ 19.2 h,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572292,41572289)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忠;;人工模拟降雨入渗试验方法介绍[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4期

2 陈南春;确定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滞后补给量的一种新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1年03期

3 陈南春;湖南斗笠山煤矿岩溶裸露区降雨入渗的补给特征[J];中国岩溶;1992年01期

4 鲁荣安;;地中渗透仪测定的降雨入渗值研究[J];地下水;1985年02期

5 王建新;王恩志;王思敬;;降雨入渗条件下交河故城土质崖体渗流场计算及稳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3期

6 孙冬梅;朱岳明;张明进;;降雨入渗过程的水-气二相流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2期

7 张绪涛;张强勇;李术才;;降雨入渗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8 谭文辉;璩世杰;高丹青;李亚亮;张鹏飞;;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5期

9 韩佳明;苏三庆;;降雨入渗下渭北地坑黄土窑洞稳定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10 李宁;许建聪;;无限长均质斜坡降雨入渗解析解[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岳明;孙冬梅;;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范秋雁;黄海龙;王明晓;;考虑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性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地面岩石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颜斌;倪万魁;刘海松;;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许翼;龙艳玲;徐向舟;;城市透水面铺装降雨入渗试验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峰;王铁行;;考虑降雨入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沈振中;林伟斌;杨海林;;考虑降雨入渗的非连续性岩体边坡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王延霞;李鹏;;基于DEM的城市降雨入渗条件调控模型的设计——以康居小区为例[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黄文胜;严文群;;降雨入渗对土坝渗流及其稳定性的研究[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华;查旭东;秦志斌;;降雨入渗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马崇武;刘忠玉;;降雨入渗时无限边坡的水平位移与稳定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佳明;降雨入渗下黄土边坡破坏机理及减灾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继华;降雨入渗条件下土坡水土作用机理及其稳定性分析与预测预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臧亚君;山区矸石山降雨入渗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唐正光;降雨入渗影响因素与滑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帮团;植被发育斜坡土体中根—土间隙对降雨入渗的贡献[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贾梁;降雨条件下干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设计坡比的探讨[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志敏;降雨入渗与地震作用对木耳滑坡稳定性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缪宏兵;考虑降雨入渗的填方高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邱小龙;降雨入渗条件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万爽;不同农田下垫面处理条件下降雨入渗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赵文杰;内埋桩支护下高填方边坡降雨入渗分析及桩土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耿龙龙;湿堆尾矿库降雨入渗效应及渍坝影响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王玉军;降雨入渗对粘土边坡的影响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陈学东;浅层非饱和带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8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