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细砂型泥石流诱发机制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7 21:17
【摘要】:结合先进的数码成像及处理技术,进行精细化的细砂型泥石流模型试验。观察试验过程,将其发展分成入渗、侵蚀、主破坏及破坏后4个阶段。随细砂含量增加,出现主滑动土体时间加快,土体流动性加强,从宏观上表现出流滑型、复合型及分级渐进的不同破坏形态。从细观角度分析,泥石流过程中土体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颗粒平均接触数先增大后减小,颗粒长轴定向发生旋转,分布趋于均匀,水土作用过程复杂。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水土特征考虑砂土非饱和土特性,对降雨入渗阶段的砂土渗流进行瞬态分析。砂土内流速矢量方向逐渐从近乎垂直土体表面过渡至坡脚方向,等势线逐渐往坡脚方向偏转,最大渗流速及渗透力出现在三角形坡面中部,预示即将发生的整体滑动破坏,验证试验结果。
[Abstract]:Combined with advanced digital imag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ne sand debris flow model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was observed and its development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filtration, erosion, main failure and after destru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e sand content, the time of main sliding soil is accelerated, and the soil fluidity is strengthened. From the meso point of view, the soil porosity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the average contact number of particle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the long axis of particles rotates, the distribution tends to be uniform, and the process of soil and water action is complex.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considering the soil and water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sandy soil, the transient analysis of sand seepage in rainfall infiltration stage is carried out. The direction of velocity vector in sandy soil i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from the surface of vertical soil to the direction of slope foot, and the isopotential line gradually deflect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slope foot. The maximum seepage velocity and permeability appear in the middle of triangular slop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whole sliding failure will happen soon. Verify the test results.
【作者单位】: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学院;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296,51504070) 校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GY-Z1406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J01205)
【分类号】:P64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汝庆,李宗杰,黄兴文,马建平;岱岳区小吕家庄泥石流灾害分析及防治对策[J];山东水利;2001年07期

2 祝有根,周黔生;浙江省泥石流情况简述[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1期

3 刘丽,王建中,王士革;四川省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分析与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1期

4 李泳,姚寿福,胡凯衡,陈晓清,崔鹏;从蒋家沟泥石流阵流看泥石流堆积[J];山地学报;2003年06期

5 王首贵;泥石流成因和防治措施初探[J];海河水利;2003年06期

6 刘希林,苏鹏程;四川省泥石流风险评价[J];灾害学;2004年02期

7 陈晓清,李泳,崔鹏;滑坡转化泥石流起动研究现状[J];山地学报;2004年05期

8 赵源,刘希林;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3期

9 李晓春;泥石流 危险的流动[J];森林与人类;2005年11期

10 倪化勇,刘希林;泥石流灾害对社会影响的度量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以伟;王珏;谌伟;陈正洪;王仁乔;王丽;;湖北省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条件分析及其预报研究[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2 张春山;;唐秦地区泥石流灾害主要特征与预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3)[C];1998年

3 蒋运志;梁和生;秦艳芬;林政;;泥石流灾害的防范及避险技巧[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4 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丙章;陈梅芬;;青海西宁市山前泥石流的形成条件[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6 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尚志海;刘希林;;泥石流灾害生态环境损失评价方法探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士革;;泥石流灾害2001年灾情总结与2002年灾害趋势初步预测及防治对策[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9 王猛;刘松敏;高桂芹;;诱发唐山地区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形势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任宝林;;扎兰屯市东山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经济、社会效益浅析[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国庆;日本:开敞式拦截坝防御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8年

2 刘为民;怒江州泥石流灾害频发[N];云南日报;2008年

3 袁长焕;泥石流还会继续[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4 张以诚;断言泥石流无法预报“不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记者 毕子甲;岳阳泥石流:2米高巨石顺流而下[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付晓英;如何防范泥石流[N];人民日报;2011年

7 杨少俊;汛期如何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12年

8 记者 李鹏;震后地区泥石流为何来袭?[N];北京科技报;2013年

9 通讯员 田伟平 记者 罗会江;暴雨来袭 冷木沟没有泥石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10 记者 张登海 黄鹏;马关发生泥石流灾害[N];云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尚志海;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货币化评估及可接受风险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3 铁永波;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同刚;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马强;吉林省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婷;基于流域的攀西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张曦;泥石流、山体滑坡对云南省经济影响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任娟;基于无人机遥感与GIS技术的泥石流灾害监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马军营;协作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中关于多中继选择策略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邹杨娟;泥石流灾害风险定量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陈莉;小流域尺度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淋册;四川省雅安市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8 杜超;延安市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对策[D];长安大学;2012年

9 吴莉娟;凉山州强降雨型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

10 胡浩鹏;北京市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227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27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