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熔盐电解还原钛铁矿制备钛铁合金粉末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1 07:50
【摘要】:钛铁合金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储氢行业;钛铁又是一种优良的脱氧剂和合金元素添加剂,能够细化晶粒、提高钢材强度。传统生产钛铁合金的方法主要有铝热还原法和重熔法,但存在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钛铁合金的应用。高温熔盐电脱氧技术是将电化学和高温冶金技术相结合的现代金属冶炼工艺,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杂质含量低、能耗较低等优点,将其应用于钛铁矿直接脱氧以制备钛铁合金,有望克服传统冶炼工艺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熔盐电解法(FFC法)和电沉积钙-钙还原法(OS法)分别对钛铁矿的直接电解还原和间接电解还原过程进行研究并制备得到钛铁合金粉。结合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线性扫描伏安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FeTiO3直接电解还原过程中的分步还原路径以及脱氧机制,考察了熔盐成分、CaO浓度、温度、槽电压、块体孔隙率等工艺参数对还原产物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首次采用电沉积钙-钙还原法研究了FeTiO3的间接电解还原过程和反应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热力学计算表明,钛铁矿电解还原过程中FeTiO3急定性差,容易电解还原生成Fe和CaTiO3,而CaTiO3稳定性好,其进一步电解还原相对困难;熔盐中CaO活度的提高,使得FeTiO3分解电压降低,CaTiO3分解电压增大,而CaO活度的提高使得CaO发生分解导致钛铁矿间接还原过程发生的趋势增强。(2)FeTiO3的直接电解还原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多步骤还原过程。主要包括:FeTiO3中还原电位较正的氧化亚铁优先得电子还原成金属Fe,TiO2则与熔盐中的Ca2+结合生成了CaTiO3:CaTiO3继续电解脱氧,并优先与邻近的金属Fe相直接反应,生成Fe2Ti、FeTi合金。新生成的金属Fe相嵌布在CaTiO3大块颗粒中,形成导电性能提高的网状结构,进而增加了电子在块体内部的传输通道,促进CaTiO3在金属Fe相附近的电解还原。在电解前期,反应界面大,FeTiO3的还原电位正,电脱氧速度快;在电解后期,随着反应向颗粒内部推进,反应界面减小,而CaTiO3的还原电位更负,进而导致电脱氧速度降低.CaO在熔盐中的浓度影响阴极的电脱氧速度,当人为地向熔盐中添加0-1.0mol%CaO,随着CaO浓度的增加,FeTiO3电解还原成Fe与CaTiO3的反应速度加快;而当CaO浓度在1.5~2.0mo1%范围内,增大CaO浓度反而抑制CaTiO3的正向脱氧,导致CaTiO3的脱氧速度减慢。本文中,向等摩尔比的CaCl2-NaCl熔盐中添加1.0mol%CaO可以加快钛铁矿的还原速度,缩短电解时间。(3)槽电压、温度、块体孔隙率对钛铁矿的直接电解还原过程影响显著。随着槽电压的增大,钛铁矿的电脱氧速度加快,当槽电压高于3.0V时,有利于生成颗粒尺寸均匀的多孔FeTi合金。在熔盐电解温度873-1173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钛铁矿的电脱氧速度越快,产物钛铁合金的颗粒尺寸分布越不均匀,颗粒的平均粒径亦从2.11.μm增加到5.31μm电解温度为973K时,可得到颗粒粒径较小,尺寸分布均匀的钛铁合金粉末。块体孔隙率是影响FeTiO3还原的决定因素,增大块体的孔隙率可以增加界面反应的面积,亦增加O2-的扩散通道数量;为得到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较多孔隙的块体钛铁矿,在烧结预处理阶段添加25wt%NH4HCO3,此时孔隙率达到39.08%。电解后,钛铁合金的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择优结晶面为(100)晶面,且FeTi晶体生长的择优晶面不随温度、槽电压、孔隙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4)FeTiO3的间接电解还原亦是分步进行的:首先,FeTiO3在FeTiO3/熔盐反应界面处被金属Ca还原为金属Fe和CaTiO3,CaTiO3继续被Ca还原,并与邻近的金属Fe相直接作用,生成Fe2Ti、FeTi合金。随着反应向块体内部推进,还原反应仅在孔隙中进行,因而孔隙是决定钛铁矿间接电解还原的动力学因素。增大槽电压,加快了金属Ca在阴极的沉积速度,进而加快了FeTiO3的还原速度。使用钛铁矿粉末为原料,增大了颗粒与熔盐间的反应面积,经过反应温度973K、反应时间14h后,钛铁矿被还原生成钛铁合金。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F123.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纯孝;;电解还原处理对大豆蛋白质溶液的粘性与凝胶性的影响[J];粮食贮藏;1983年02期

2 张春霞,薛红艳;电解还原法合成[2.2]对环番[J];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06期

3 刘仪柯;马文会;杨斌;戴永年;;直接电解还原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的研究(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4 米安实;陈功;;大豆(食品)的电解还原处理技术[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年01期

5 米安实;陈功;;大豆(食品)的电解还原处理技术[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年02期

6 葛长岭;电解还原法测定卤化银颗粒分布[J];感光材料;1975年03期

7 汪定武;;影响有机化合物电解还原的因素[J];化学通报;1965年04期

8 陈克源;固相直接电解还原提取金属铅[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9年04期

9 李兆义 ,何建玉 ,蒋栋梁 ,田宝生 ,张家骏;普雷克斯过程电解还原分离铀钚时产生气体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2年03期

10 张清轩,张家骏,蒋栋梁,田保生,李兆义,何建玉;电解还原铀钚分离过程中镎行为的研究 Ⅱ.阳阴极共区电解还原混合澄清槽的研制和实验[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明;;采用金属或金属修饰电极的有机电解还原[A];全国第三届精细化工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薛长彬;王志合;张新胜;;硝基苯电解还原液中对氨基苯酚的测定[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李少伟;文明芬;陈靖;王建晨;;小型连续电解还原设备及其在镎的还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刘国平;蒲满飞;王文进;;电解还原法制备~(186)Re—胺羧类化合物[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5 汤迪勇;尹华意;朱华;汪的华;;氯化物和碳酸盐熔盐中金属的阳极行为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谢江生;马文会;陈家辉;秦博;魏奎先;;直接电解还原SiO_2制备硅过程中B,P行为研究[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7 刘扬;孟五一;赵遥兴;孙祥玉;徐广智;;α,,ω-双-(4-硝基苯氧基)-直链烷烃电解还原双自由基的ESR研究[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增辉;微电解还原水列入联合国合作计划[N];人民日报;2008年

2 台湾 吕锋洲;碱性功能水的研究及机理探讨[N];科技日报;2005年

3 冶炼;电解还原氧化铕工艺设备的新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4 ;一种电解还原铕的设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碱性负离子水促进新陈代谢[N];上海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忠仁;熔盐电解还原钛铁矿制备钛铁合金粉末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帅;离子液体对煤电解还原加氢液化作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曹善辉;直接电解还原液态V_2O_5制取金属钒[D];东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9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419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