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Aspen Plus模拟甲醇-乙醇-水体系的萃取精馏

发布时间:2019-03-20 17:53
【摘要】: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技术,对甲醇-乙醇-水体系进行萃取精馏模拟计算,并用实验进行验证。考察了三塔萃取精馏过程中的T1塔、B1塔和B2塔的塔板数、溶剂比(质量比)、进料位置以及回流比对分离产物纯度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精馏塔T1的塔板数为25,回流比为0.4,原料进料位置在19块塔板,萃取剂进料位置在第5块塔板,B1塔的塔板数为38,回流比12,进料位置在18块塔板,B2塔的塔板数为20,回流比0.27,进料位置在13块塔板。在此条件下,99.511%的甲醇收率高达99.754%,99.829%的乙醇收率高达99.887%,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数据吻合度较高,说明该萃取精馏过程能将甲醇-乙醇-水体系高效分开,该模型适用于分离甲醇-乙醇-水混合物。
[Abstract]:The extraction distillation simulation of methanol-ethanol-water system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Aspen Plus software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The effects of the tray number, solvent ratio (mass ratio), feed position and reflux ratio on the purity of the separation product in the three-column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ray number of the extraction distillation column T1 was determined to be 25, the number of the trays of the extraction distillation column T1 was 25, The reflux ratio is 0.4, the feed position is in 19 trays, the extractant feeding position is in the fifth tray, the number of tray in B1 tower is 38, the reflux ratio is 12, the feed position is 18 trays, the tray number in B2 tower is 20, the reflux ratio is 0.27, The feed position is 13 tray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methanol yield of 99.511% and the ethanol yield of 99.829% were 99.754% and 99.88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anol-ethanol-water system can be separated efficiently by this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and the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separation of methanol-ethanol-water mixtur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分类号】:TQ028.31;TQ22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鹏,邬慧雄,朱思强;分批萃取精馏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1年07期

2 崔现宝,杨志才,冯天扬;萃取精馏及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年04期

3 肖斌,肖文,罗建军,张猛,李波;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和进展[J];广州化工;2002年01期

4 肖文,李中柱,卢勇;分批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的进展[J];化工时刊;2003年06期

5 刘建新,肖翔;萃取精馏技术与工业应用进展[J];现代化工;2004年06期

6 张志刚,徐世民,李鑫钢,张卫江;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4年09期

7 王明达;李文秀;周洋;;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萃取精馏的模拟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6年12期

8 周洋;李文秀;王明达;;复合式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叶青;裘兆蓉;钟秦;;分隔壁萃取精馏塔分离醋酸水溶液的模拟[J];化学工程;2007年06期

10 宋海华;张学岗;冯国红;;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Ⅱ)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化工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寇春霞;徐勇;刘峰;;对水-异丁醇萃取精馏溶剂选择的预测[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白鹏;邵想想;;带塔底储罐的间歇萃取精馏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白鹏;华超;李鑫刚;赵丽娟;盛敏;;间歇萃取精馏法分离异丙醇—水[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陈义洋;冯惠生;李文秀;张志刚;韩银成;;减压间歇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乙醇过程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5 崔现宝;黄悦;周金波;杨志才;;乙腈—水体系的间歇萃取精馏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韩银成;张志刚;陈义洋;陈立峰;;三元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分离过程[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7 朱梦蕾;孙津生;王艳红;田玉锋;;DMF法萃取精馏异戊二烯过程模拟[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静;赵黎明;吕世军;许春建;;萃取精馏分离裂解C_5[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群生;张继国;王宝华;倪健;;离子液体应用于乙酸乙酯-乙醇体系萃取精馏的流程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10 张继国;李群生;黄小侨;王宝华;倪健;;离子液体应用于乙酸乙酯-乙醇体系萃取精馏[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兴刚;萃取精馏技术升级粗苯回收[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华超;间歇萃取精馏新操作方式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文秀;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最低共沸物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冯惠生;间歇萃取精馏过程强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崔现宝;带有中间储罐塔的间歇萃取精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1年

5 王文华;萃取精馏技术强化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6 韩檬;间歇萃取精馏混合溶剂的分子设计及过程的动态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志刚;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宋静;环境友好的分离过程溶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峰;间歇萃取精馏新操作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任小刚;10万t/a粗苯加氢精制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与优化[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3 董一春;萃取精馏分离苯和噻吩过程强化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王万玲;萃取精馏与变压精馏分离MIBK-正丁醇共沸物的工艺优化与控制方案[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5 许宪硕;萃取精馏分离甲醇—苯二元共沸物[D];天津大学;2012年

6 孙安琴;芳烃精制流程的模拟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5年

7 沈洋;醋酸乙烯—甲醇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优化与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梁凯;能量节约型萃取精馏过程的研究: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5年

9 刘欢;以离子液体和分子液体混合溶剂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乙腈—水共沸物[D];天津大学;2015年

10 Arsenio Amares;分壁精馏塔模拟ACN法萃取精馏丁二烯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44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444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3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