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GO-CNT三维复合膜截留HA与抗污染性能

发布时间:2019-11-08 16:58
【摘要】:为提高氧化石墨烯(GO)膜的水通量和对腐殖酸(HA)的抗污染性能,在GO中掺杂碳纳米管(CNT)制备出GO-CNT三维复合膜.结果显示,复合膜表面较GO膜粗糙,CNT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中,构成三维网状结构.负载量为30μg/cm~2的GO-20%CNT膜对HA截留效果达90%以上,水通量相比GO膜提高了2倍.酸性条件下,HA分子发生团聚增大、负电性减弱,GO-CNT复合膜对HA的截留率提高、通量较低.增加溶液中离子强度会压缩膜表面双电层导致Donnan效应减弱,GO-CNT复合膜对HA截留率从90.2%降至31.9%.GO-CNT三维复合膜过滤HA 1h后通量下降了10.95%,水洗1h后,膜通量恢复率达99.68%,较GO膜提高了6.18%,具有优良的抗污染特性.
【图文】:

膜表面,纯水通量,粗糙度,片层


4558中国环境科学37卷通过U-3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HA溶液吸光度并计算出浓度.在膜的抗污染实验测试中,膜通量下降:Rt(%)=(1-Jp/Jw,1)×100(3)通量恢复率:FR(%)=Jw,2/Jw,1×100(4)式中:Jw,1为纯水通量,L/(m2hbar);Jp为过滤HA1h后测得的纯水通量,L/(m2hbar);Jw,2为过滤HA后水清洗1h后的纯水通量,L/(m2hbar).2结果与讨论2.1膜的形貌与结构表征从图1(a)~(d)可以看出GO,膜表面层状堆叠,存在许多褶皱,膜表面平整,没有明显的缺陷,这与通过压滤法制得的GO膜结果一致[14].CNT已经均匀分散在GO片层中,随着掺入比例的增加,在膜表面可以观察到更多的CNT.GO与CNT通过共价键结合,CNT的掺入减少了GO层间的叠加,使表面呈有序的网状结构,形成三维传质通道.经过处理的CNT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随着掺入CNT量的增多,膜表面越来越不平整.由图1(e)~(f)可知,GO与GO-CNT复合膜表面起伏不平,且随着CNT掺入量的增加,膜粗糙度从280nm增加到366nm.原因可能是因为GO膜呈片状,表面比较光滑,CNT的加入一部分渗入到片层间,一部分沉积在膜表面,导致膜表面粗糙度增加.AFM测定证实了此现象.(a)(b)(c)(d)(e)2803003203403601020304050数平均粗糙度算n()mCNT含量(%)0(f)图1GO-CNT膜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Fig.1SurfaceimagesandroughnessofGO-CNTcompositemembranes(a)~(d)分别为GO、GO-10%CNT、GO-20%CNT、GO-50%CNT膜的SEM图;(e)GO-20%CNT膜的AFM图;(f)GO-CNT膜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本雪;张雄福;刘海鸥;王同华;王金渠;王安杰;;新型炭基-沸石复合膜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5年S1期

2 武春瑞;张守海;杨大令;蹇锡高;;耐高温复合膜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尝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1期

3 兰俊杰;马莺;;高直链玉米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12期

4 王振成;张海滨;金伟;;炭/硅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4期

5 李新利;蒋炜;梁斌;;钯铜复合膜透氢性和稳定性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07期

6 邱增英;钟世安;;烟酸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李小瑞;沈一丁;李刚辉;赖小娟;;疏水化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5期

8 毛庆辉;毛志平;;酚酞型聚芳醚砜/蛭石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何群华;;碱醇体系下铝塑复合膜的铝塑分离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12期

10 黄林;李维艳;黄明华;陈庆华;;乳酸改性魔芋葡甘聚糖/淀粉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礼平;资名扬;胡碧君;温其标;;天然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富;左丹英;操建华;朱宝库;徐又一;;有机/无机支撑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3 刘庆岭;王同华;张志国;梁长海;郭洪臣;邱介山;曹义鸣;;新型炭/T型分子筛复合膜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4 李安武;熊国兴;谷景华;郑禄彬;;金属陶瓷复合膜的制备[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范晓丹;张襄楷;徐廷献;;烟气脱硫用γ-Al_2O_3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6 雷启福;钟世安;杜邵龙;彭密军;周春山;;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合成及其拆分性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丹;徐海生;王斌;杨昌正;;氧化铝-高分子多孔复合膜[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许振良;;分子印迹复合膜制备及其手性药物分离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宋玉军;孙斌;孙本惠;亨利·劳伦斯;;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结构与性能可控的超薄复合膜的成膜机理(英文)[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宇;何本桥;李建新;;联苯聚酰胺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形成及结构变化[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复合膜的透气性测试[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伍秋涛;复合膜的白点气泡现象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会见;TDPA改性BaTiO_3/PVDF介电复合材料的储能及电子辐照损伤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石强;PPTA/PSF原位共混膜及其聚胺复合膜的设计与构建[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3 武春瑞;杂萘联苯聚醚酰胺超滤膜及其复合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魏菊;杂萘联苯聚醚砜酮超滤膜及其复合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马静;生物粘合启发下渗透蒸发复合膜的制备与酯化反应强化[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明明;抗氧化耐酸分离CO_2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刘安然;导电高分子复合膜材料及其电化学器件[D];清华大学;2012年

8 余军;纳米复合含硅质子交换膜结构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潘福生;超薄复合膜的理性设计、结构调控及脱湿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匡锡文;PVDF基介电复合膜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英;玉米醇溶蛋白修饰细菌纤维素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孝丽;Ag基透明导电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吕惠玲;聚苯胺/氧化钨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中性介质中的电化学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邓鑫;锑掺杂氧化锡分散体及其透明复合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杨姗姗;新型聚苯并咪唑基介电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赵振兵;有序多孔氧化锌石墨烯复合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周三九;壳聚糖淀粉抗菌复合膜的性能优化及保鲜效果评价[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张江华;纳米功能粒子TiO_2/PVDF复合膜对蛋白质的吸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周琰;层/层结构功能性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邢燕侠;铝基CdS/ZnO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55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