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主体能力及形成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9-11-10 18:08
【摘要】:工程作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和重要。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将大批普通青年人培养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师。从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的视角分析工程主体能力及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需要明确工程主体的本质、特征和类型,因此考察工程主体的历史形态是分析的基础。在农业社会,工程主体以工匠的形式存在,工匠所具有的是经验性的知识;近代,工程中的科学知识的应用越来越多,此时的工程主体是科学家与工匠的结合,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师出现;现代,科学完全成了工程技术发展的引导者,此时的工程师是掌握知识的的工程主体。工程主体就是工程活动中起主导和主动作用的人,即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应用科学知识,集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创造新的社会存在物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从这一界定中可以看出,工程主体并不单一,从工程实践的各阶段看,工程主体可区分为决策主体、设计主体和实施主体。就现代工程而言,工程主体所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而非单一的。知识是最基础的能力,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才有可能成为工程主体。工程是造物的活动,实践能力也是必须的。当然,工程不仅仅是造物的物理过程和单纯的技术、经济问题,还关涉到诸多人文因素,人文素养对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创新能力是工程主体的必备能力之一,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此外,不同工程主体所需要的特殊能力也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工程实践中,决策者作为实践过程的主导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综合能力;设计者作为工程物的创制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实施者是建造工程物的行动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能,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技能,他们才能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工程主体的能力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脱离个体的特性,即工程主体能力的形成受到社会和自身多重因素的影响。自身因素是指主体的自身素质,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后天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社会因素则包括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以及主体生活的环境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时代的发展,也促进了工程主体的成长,社会的需要是工程主体能力形成的外部压力,生活环境则是基本保障。虽然工程主体能力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动力,但社会因素也是必要条件。工程主体作为社会中的人,既具有时代历史的特征,又具有专业特征,不同于普通的社会人。工程主体能力形成的社会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工程主体能力形成的主渠道是教育,工程实践是现实的场域,社会规则把握形成的方向。因此,各类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工程主体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自身的能力,成长为合格的工程主体。针对于当前工程主体能力形成的三条主渠道中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问题,如教育体制的滞后和路径依赖,实践中工程主体价值目标的偏离和价值选择的矛盾,社会环境中的诱导乏力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教育体制和路径依赖问题可以通过体制革新和解放思想、寻求新的培养方式等途径解决;工程实践中价值矛盾问题则需要从工程主体自身、工程组织以及社会其他部门共同采取措施,保证工程主体价值取向的正确方向;社会环境中的诱导乏力和资源配置问题可以通过革新社会环境,为各种资源的协调互动提供所需要的平台等方式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02
本文编号:2558973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02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临川区腾桥镇中心小学 罗国华;论学生主体行为的培养与发展[N];抚州日报;2010年
2 汉台区青年路小学 张丽;浅议学生主体作为的培养[N];汉中日报;2011年
3 欧阳康;把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起来[N];光明日报;2002年
4 安徽蒙城供电公司 贺文民;尊重员工主体地位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N];国家电网报;2008年
5 林芝地区林芝县小学教师 边巴卓玛;谈谈教学的实践活动[N];西藏日报(汉);2012年
6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惠英;教师能力和水平:素质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涛;工程主体能力及形成机制探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58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55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