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浮置板隔振器设计研究
【图文】:
(c)重庆地铁交通网图 1-1 我国主要城市城轨交通网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问题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地铁线路的密集程度,也反映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过由于列车运行时轮轨接触带来的振动题,从未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地铁运行一方面产生空气声,在隧,甚至通过地铁站出入口传至地面,产生噪声;另一方面,,对地铁轨值的随机的振动激励,该激励经由轨道基础、隧道、土壤介质、地面个途径传播至地面以及建筑物中,引起振动,甚而在建筑物内激发起振动发出声音,产生二次振动噪声[1],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年来,预计开展以及正在研发的一些工程项目中,轨道减振项目占了多。根据相关调查,减震轨道区段内往往还存在各种类型的病害,普动噪声大、车辆振动噪声大、钢轨异常磨耗、部件疲劳损坏等一系列因主要是由于采用了减震轨道后,降低了轨道和下部结构的耦合程量不能很好的传递到外部环境,尽管起到了降低环境振动的作用,但
(b) 浮置板横断面实际结构图(c) 浮置板横断面模型示意图图2-1 浮置板-轨道结构布置示意图由于单个 25m 长浮置板由 40 个隔振器构成,地铁是以一定速度通过浮置板,通过每个测点的时间点均不同,并且由于浮置板较长且具有不可忽略的柔性,导致每个测点所产生的振动 响应均有不同。所以考虑将浮置板隔振器系统简化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结构。以 70km/h 速度的列车通过时仿真结果为例,将所有测点结合车速进行平均计算,得到一组最为接近实测值的时域谱作为理论计算的扣件力、隔振器支反力以及浮置板位移谱。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535.1;U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炫言;何其伟;李东昱;黄璨;;一种新型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设计及特性试验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年06期
2 杨志荣;王岩;柯贤勇;饶柱石;;船用高静低动隔振器的设计及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英文)[J];船舶力学;2019年06期
3 刘彦琦;王好奎;黄庭轩;曹东兴;;一种正负刚度并联低频隔振器的刚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J];飞控与探测;2019年05期
4 黎瑞和;王国砚;吴同;朱金龙;;一类准零刚度橡胶隔振器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年02期
5 汪宏斌;范春虎;齐丕骞;;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的对比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年S1期
6 李东海;赵寿根;何玉金;李涛;;含有时滞控制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年13期
7 吴超;帅长庚;张世轲;陈思旭;;船用隔振器不同倾斜状态下的刚度特性试验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8年19期
8 刘延斌;王亚威;韩建海;;正负刚度并联的磁流变隔振器性能分析及优化[J];系统仿真学报;2018年10期
9 李明明;方勃;甄亚欣;赵金鑫;;压电-黏弹性材料混合隔振器的设计与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01期
10 杭超;范勇军;苏尔敦;燕群;;不同环境温度下橡胶隔振器振动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X;张晓;;复合式高频隔振器研究[A];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2 田华军;陈天宁;王小鹏;马志豪;王兴国;;低频橡胶隔振器结构设计[A];第二十七届全国振动与噪声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毛伯永;谢石林;张希农;;介电弹性隔振器的被动性能分析[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4 陈燕毫;卢琦;王超新;张志谊;;碳纤维绳索隔振器的理论分析和振动测试[A];第十六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毛伯永;谢石林;张希农;;介电弹性隔振器的力电耦合特性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张彬;王志刚;沈建平;;橡胶隔振器静态特性的数值计算与试验分析[A];第二十三届全国振动与噪声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毛伯永;谢石林;周进雄;李群;;夹芯纤维刚化介电高弹聚合物隔振器的性能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8 陈沛;贺旭东;;舱段结构中隔振器的有限元简化建模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9 赵奎;臧朝平;王晓伟;缪辉;;锥形弹簧干摩擦式隔振器的寿命估算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史晓峰;曹东兴;刘彦琦;张伟;;一种正负刚度并联的低频隔振器动力学特性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雅君;“智”造精品 筑梦核电[N];中华建筑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超;负刚度可调式电磁隔振器动力学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2 焦小磊;中高频激励下波纹管式流体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韩俊淑;一种曲面弹簧滚子机构的非线性隔振器特性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4 李方硕;双腔液固混合介质隔振器动力学特性及半主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陈绍青;电磁式主被动复合隔振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原春晖;机械设备振动源特性测试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唐振寰;橡胶隔振器动力学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张针粒;粘弹性隔振器动力学性能理论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任旭东;空气弹簧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10 郝志峰;基于高性能低频隔振器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智慧;直升机发动机的杠杆式隔振器设计与试验[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刘吉晔;基于几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浮置板隔振器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琪;基于等效磁荷法的磁悬浮隔振器结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张凡辉;准零刚度隔振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振动控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5 周俊辉;带附加腔室液固混合介质隔振器隔振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王妍;摆式低动高静隔振器的建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郝本良;压电式自供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郝鹏飞;气动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分析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8年
9 杜光磊;复合型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0 辛文鹏;基于磁斥力构建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6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59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