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ERP的数字界面图标记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2:34
【摘要】:图标作为数字界面的视觉元素已成为用户与计算机系统间交互的重要纽带。用户是通过对数字界面中图标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来实现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因此,对于图标认知与工作记忆的研究有利于评价和提升数字界面图标元素的认知效率,提高用户的工作记忆容量和数字界面的可用性。本文在分析图标类型、认知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信息认知加工理论、工作记忆双重编码理论以及特征捆绑记忆模型等理论研究,结合ERP脑电技术手段,对图标认知特性、记忆任务类型、图标视觉特征等因素对于用户工作记忆产生的影响展开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根据认知心理学,展开对图标认知过程的研究,对图标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针对数字界面图标元素的认知特性进行总结并对认知特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进一步根据工作记忆模型,对图标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过程和编码方式展开研究,并结合工作记忆中的双重编码理论和特征捆绑记忆理论,深入探讨了图标设计中设计风格、认知特性和色彩特征对于用户工作记忆中的记忆编码与特征捆绑产生的影响。(2)在图标记忆编码ERP脑电实验中,使用单刺激探测的变化觉察范式,研究了图标认知特性和记忆任务类型对用户工作记忆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记忆任务的变化会对P300脑电成分的潜伏期产生显著影响。证明用户会根据记忆任务采用不同的记忆编码方式,当记忆项为图标图形时,用户会采用双重编码进行记忆;而当记忆项为图标语义时则主要使用言语编码记忆。并且在语义记忆任务中,图标的具体性对P300波幅有显著影响。抽象图标组的P300波幅显著高于具象图标组,说明在语义记忆任务中图标的具体性越低,用户的认知负荷越高。(3)在图标特征捆绑记忆ERP脑电实验中,本文使用单刺激探测的变化觉察范式,研究了图标视觉特征对用户工作记忆产生的影响。特征捆绑记忆任务中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单一特征记忆任务中的波幅,表明图标中各维度视觉特征可以进行捆绑记忆,但需要占用额外的认知资源。而语义-颜色捆绑记忆任务的潜伏期显著晚于形状-颜色捆绑记忆,证明用户在语义-颜色捆绑记忆中主要使用了言语编码记忆。论文中所提出的ERP脑电实验方法为图标的认知绩效和记忆容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实验研究结果为数字界面图标及其视觉特征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帮助设计师更为客观科学地对图标进行设计、评价和优化。
【图文】:

界面图,命令行,界面,计算机


机器信息上的传递。而狭义的人机交互则单指计算机系字界面作为用户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的媒介,其设计系统之间的交互效率。发展过程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数字界面也随之经历了极为快速的式和交互方式上经历了命令行交互界面、图形用户界面计算机刚刚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那时的人机交互如图 2-1 中的 DOS 系统界面显得非常的原始和简陋。绕计算机转的阶段,并没有为用户的使用做专门的设计用户都是有很强的计算机背景知识的专家级用户,他们用文字命令来与计算机实现交互。用户需要通过键盘输作。当计算机读取了用户输入的命令语句,,同样是通过需要用其掌握的计算机语言来读取命令行才可以接受和界面的交互效率还非常的低下。

界面图,计算机图形,用户界面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性能得到大幅提降低,计算机越来越得到普及。其用户不再仅仅是那些用户。越来越多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普通用户也急图形用户界面应运而生。WIMP 是最为典型的计算机图、菜单等组件在往后的交互界面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阿尔托研究中心最早提出,并在试验机上成功运行使Macintosh 计算机将图形用户界面成功商业化,如图 2-2 桌面的概念,并且其对数字界面图标的设计比如将目录设计成回收站等至今都对图标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倩;姚文瑞;;首发型未服药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前瞻性记忆与工作记忆相关分析[J];安徽医学;2018年11期

2 刘爽;仝晶晶;郭冬月;柯余锋;许敏鹏;万柏坤;明东;;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3 张娜娜;;工作记忆与二语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和加工过程中的工作记忆》评介[J];当代外语研究;2017年06期

4 高超;;阅读障碍与视空工作记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07期

5 周南;;中小学生工作记忆训练策略[J];江苏教育;2017年32期

6 龙皓;;关于工作记忆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国外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7 ;新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影响工作记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85期

8 陶红;;钢琴即兴创编音乐作为情境缓冲器于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6年13期

9 王秀丽;;工作记忆与二语语篇阅读研究现状与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张一全;陈顺森;;工作记忆负荷对层级表征任务转换的影响[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安娜;肖风;;工作记忆在翻译中的作用[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张海航;沈模卫;徐阵雁;周吉帆;;视觉工作记忆中的自动整合[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3 黄媛;孙忠强;水仁德;;视觉工作记忆的动态空间构型:基于射影的不变性[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4 李海峰;陈亚楠;杜峰;张侃;;工作记忆操作对记忆驱动注意捕获的干扰[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5 周荃;邢淑芬;姜媛;方平;;注意偏向对认知重评效果的影响:工作记忆刷新能力的调节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6 杨晓虹;林楠;杨玉芳;;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7 胡岑楼;张豹;缪素媚;陈颜璋;;工作记忆负载对基于工作记忆表征的注意引导效应的影响[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8 郑月红;莫闲;;紧张刺激下工作记忆刷新的个体差异及其对驾驶决策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9 沈模卫;李杰;高在峰;;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杰;邵娜;;眼跳引起视觉工作记忆自动分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希;活动记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张梦然;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N];科技日报;2019年

3 记者 刘海英;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影响工作记忆[N];科技日报;2017年

4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陶爱华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王沛;老化刻板印象影响工作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贵芸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刘昌;高级知识分子老来“聪明依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鲁亦;刺激特定脑区可恢复老年人记忆力[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周仁来 赵鑫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大脑工作记忆作用机制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4年

9 高博;“工作记忆”训练可提高智商[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段佳;活动记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N];大众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羽商;客体构型的视觉工作记忆加工机制[D];浙江大学;2018年

2 年青;篮球运动员视空工作记忆负载对视觉搜索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沈玮;肝气郁结证MCI患者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的ERP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杨平;客体信息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维持与提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吴凡;客体注意在工作记忆加工绑定中的特性[D];浙江大学;2018年

6 王一托;恐惧应激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7 徐欣颖;自我威胁刺激的注意加工[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8 郭玮;不同运动锻炼方式老年人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

9 陈彩琦;视觉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交互关系——认知行为与ERP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广平;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梓元;习惯性短睡者默认网络与工作记忆的异常,一个fMRI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沈擎阳;基于ERP的数字界面图标记忆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杨雯;工作记忆与词汇量对英语阅读理解影响的实证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4 史晨琳;老年性听觉工作记忆障碍神经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王昆;大鼠内侧前额叶神经元在视—听空间信息工作记忆中的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周莉;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参与视觉与听觉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孙菲菲;早年创伤与CRHR1基因多态性对工作记忆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刘梦然;听写活动对高中英语学习者二语工作记忆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9 宋婷;负荷越大,转换越难:来自数字大小交替比较的证据[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10 华巧云;相似性、邻近性和工作记忆负载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2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02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