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感性工学的标识造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17:04
【摘要】:标识导向系统作为人与建筑、环境一个最直接的接触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建筑以及环境的情感感受。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精神与情感的需求越来越高。具有情感化和美观化的标识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档次,提升建筑物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在建筑的微小接触点上,感受到建筑、空间的氛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空间信息的传达。目前,标识设计的从业人员多为平面设计师,对标识产品造型因素的经验与感性表达的把握较弱,标识作为建筑与环境高度定制化的产品,需要进行造型上的差异与创新设计,造型美观的标识能博人眼球,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本论文尝试将公众的感性情感要素转换到标识的外观造型中,将不可视的感性意向转换为可视的标识造型设计,旨在解决标识设计中设计师盲目的感性问题。本论文首先根据感性工学的理论,从人的感性出发,尝试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找出标识造型设计的通用方法。经过对标识感性词语的收集、标识造型元素的提取、建立感性词汇与标识造型元素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标识外观形态的感性数据关系;其次,通过标识感性词汇与标识造型元素之间的定性、定量分析,将人对于标识造型的情感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化描述,找出人们的感性要素与标识外观造型形态的联系,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上海科技京城标识设计的实际项目,形成了多套设计方案,提供用户到设计师之间的一个辅助设计工具。最后,将这些设计方案与依靠经验设计的方案进行感性评估与对比,得出让客户满意、公众认可的设计方案。本论文的理论意义以及创新点表现为如下方面:(1)将感性工学应用于标识的造型研究中,筛选出了10组关于标识的形态、意向、样式的感性词汇,将5组感性词汇与标识的造型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量化关系的探究。(2)分析了标识的色彩、常见的标识材质,定性化描述了常用色彩与材质的感性意向,为标识的色彩、材质的感性描述提供了借鉴依据。(3)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科技京城标识设计实际项目中,将人们的感性意向与标识造型要素相结合,探索提高标识造型设计效率的新方法,提供感性意向到造型参考要素之间的辅助工具。(4)建立基于感性工学的定性、定量化描述的方法,对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环境匹配与标识样本的感性评估,提供了一种评价标识造型设计优劣的方法。
【图文】:

知觉,感性,表象


1.2.1 关于感性和感性认知感性是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感觉器官在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刺激后,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反应,并形成形象[9],这个解释阐述出人对于客观事物本身在人的脑中是有大概的刺激反应与定位的。日本学者中村雄二郎认为感性是人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多种角度综合地去把握整体的感觉,发现整合新知识、新概念的过程[10]。德国哲学家认为感性是由人的思想形成,在生存中引导人的思想,从而会指导人的行为[11]。感性还被认为是灵感创造、艺术创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12]。感性认知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13]。感觉是由外界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官形成的,感受器官包括身、舌、耳、鼻、眼等,它们分别能形成机体觉、味觉、听觉、嗅觉、视觉等感觉,它是人意识转换的发生器[14]。知觉是人依据以往的经验与知识,对感觉提供的产物进行综合分析的产物,它是表象形成的基础[15]。表象是以往刺激感受器官的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留下形象的保存、再现和重组,表象在人脑中再现的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特征[16]。感觉、知觉和表象的特征与联系可以由图 1-1 所示。

背壳,镀膜工艺


素、标识系统与空间规划三个方面的论述后,得出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应当境和谐统一的结论,并指导了国际购物中心的设计[30]。第五个方面是关于其他学科、理论与标识导向的交叉研究,比如在《公共能导向标识系统概念设计研究》一文中,作者利用了时下热门的先进技术书馆内导航及借阅书籍不便的问题,运用 WIFI 和 RFID 标签技术,利用与室内 IPS 定位,帮助读者快速找到书籍,使标识导向的信息传播方式有的改变,让标识与现代的智能信息融合[31]。但是在标识的视觉设计要素的研究中,关于标识造型的研究较少[32],这们常常将标识导向的功能及信息传达版面的设计放到首位,且从业人员传达、平面设计等专业背景,使之忽略了标识外观形态的造型要素,或者地进行标识造型的设计表达。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材质及应用到了产品设计上[33],工业设计师接触的产品领域较广,,对于产品外及产品的 CMF(Color,Material&Finlshing)把控较好[34],往往给人深刻象。例如华为 P20 手机背壳的极光渐变色,工业设计师采用了 PVD 镀膜工前 3C 电子等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35],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瑞丰;李建杰;;感性工学理论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8年06期

2 陈金周;;《感性工学研究专题》主持人语[J];湖南包装;2018年03期

3 李建杰;;基于感性工学的城市快递车设计[J];时代汽车;2018年09期

4 刘征宏;潘伟杰;吕健;林丽;;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多维感性工学模型构建[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5年12期

5 周子玉;缪炜;;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优化设计——以茶具设计为例[J];中国文艺家;2019年07期

6 赵瑞娜;王毅;解田坤;;基于感知评价的产品形态感性信息提取[J];包装与设计;2017年02期

7 邢艳芳;;应用感性工学理论实施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年09期

8 李立新;;感性工学——一门新学科的诞生[J];艺术·生活;2006年03期

9 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J];新美术;2003年04期

10 丁悦;;感性工学在可穿戴设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文清;付成杰;沈学会;;基于感性工学和计算机辅助的口红造型设计研究[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年

2 李悦;王军锋;王文军;舒炎昕;;基于感性工学的智能手机汉字录入工效研究[A];工业设计研究(第六辑)[C];2018年

3 严文娟;;产品语义研究的实际应用——ZMET在语义研究的应用[A];工业设计研究(第四辑)[C];2016年

4 廖婉茹;王

本文编号:2603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03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