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纳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润湿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发布时间:2020-04-07 04:11
【摘要】:液滴撞壁现象一直是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的焦点,涵盖纳米-微观-介观-宏观等各个尺度领域。在宏观、介观尺度上,研究者通过CFD仿真以及实验已经总结出液滴拓扑演变的判据,其被归结为We数、Re数以及Oh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纳微米尺度上,分子间作用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不同于宏观尺度下流体的行为和性质。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纳微米液滴在表面或界面的变形与流动的物理力学研究日益突出。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原子或分子层次探讨纳液滴撞击过程中原子的运动轨迹、分子团簇的整体行为演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LAMMPS实现了对纳米水滴撞击平坦、弯曲壁面以及双纳米水滴级联撞击平坦壁面过程中润湿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指定液滴初始撞击速度、固-液之间的相互作用L-J势阱深度以及液滴初始直径等各种初始参量,模拟了单纳米水滴撞击平坦壁面的流动过程,总结出液滴沉积、回缩、反弹、破碎等液滴撞击动力学现象随参量变化的规律。液滴初始动能越大,越有利于液滴发生较大形变;固-液之间的势阱深度越深越能促进铺展,抑制液滴回缩;当液滴直径小于120?,液滴净吸力减小,造成较小的表面能,因此有必要考虑尺寸因素对铺展特性的影响。2)单纳米水滴撞击弯曲壁面时,壁面不仅作为水分子运动的边界,而且关系着壁面总粘附功。随着曲率增大,液滴越倾向于完全润湿整个壁面后滴落或脱离壁面飞溅。当液滴不能完全润湿基底时,液滴更倾向于回缩,然后沉积或反弹。3)液滴间的耦合特性影响了液滴撞击过程中液滴的流动演化与铺展特性。通过观测双纳米水滴碰壁过程的形态演化过程及构型,定量分析了各相关参量对其铺展特性的影响。在较大速度下或者液滴中心距较小时,双纳米水滴径向并列撞击壁面在其中心轴线因径向交涉而出现射流使得初期轴向铺展因子明显增大。对于垂直串联的两液滴级联撞击壁面,先撞的液滴将在壁面形成瞬态变化的壁面附着膜,后撞的液滴因撞击而嵌入先撞的液滴中,固-液之间的势阱深度越深越有利于反弹。
【图文】:

示意图,缸壁,液滴,示意图


液滴撞击壁面铺展特性的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撞击壁面及其在璧面上的运动、形态演化过程称为液滴撞击壁面在于自然界以及各类技术应用上,涵盖纳米-微观-介观-宏观等各观、宏观领域,液滴撞击壁面的作用机理以及形态演化的判据在制造业等相关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降膜蒸发药喷洒以及移液沉积等[1-7]。受时空限制,纳米液滴撞击壁面的实但在纳微尺度上纳液滴撞击壁面及其在璧面上的运动、形态演化反弹、指状飞溅等运动的机制及其各形态演化的无量纲判别条件亟速航空发动机燃油喷雾燃烧过程中,雾化的液滴以各种粒径存在微纳液滴撞击气缸壁面后的行为特征以及质热传递性能影响着油排放,如图 1.1 所示[8]。此外,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陈民教授与固体表面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是发展纳米喷墨、飞机防冰3D 打印技术中的关键问题[9,10]。

移动接触,问题


在连续介质假设的框架下满足传统流体力学规律。在处理跨尺度关联问题时,如何把纳微米尺度上力学行为表征耦合宏观尺度上经典流体力学规律具有许多棘手的细节问题,但这也是跨层次、多尺度研究的科学价值所在。移动接触线具有明确的跨尺度、多尺度特性,必须耦合物理力学方法或建立多尺度模型,从微观角度深入研究的它的物理本质,从而为解决 Huh-Scriven 佯谬导致的力学奇异性开辟新机制的研究以及为宏观层次上动态表面湿润性能提供新方法、新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福强;吴晓敏;陈永根;;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1期

2 褚福强;吴晓敏;朱毅;;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2期

3 李栋;张文娣;赵孝保;王鑫;钱晨露;;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4 季璨;王乃华;崔峥;程林;;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7年04期

5 何成明;张鹏;;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7期

6 廖斌;朱雨建;杨基明;;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09期

7 李大树;仇性启;于磊;郑志伟;;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4期

8 陈卫锋;候俊香;;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农机导购;2016年08期

9 朱云;;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03期

10 杨宁;;科学家研发出防喷溅材料[J];科学大观园;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爽;张杰;倪明玖;;梯度磁场作用下锂液滴下落过程的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李英琪;王奉超;吴恒安;;曲率比对液滴在锥形基底上定向输运与停滞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王丽雅;王奉超;吴恒安;;周期性开合壁面上液滴定向输运机制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丁航;朱曦;;倾斜平板上振动液滴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丁航;穆恺;;数值研究液滴撞击粗糙壁面[A];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15年

6 张谭;刘华敏;刘赵淼;;表面张力系数对液滴形成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张屹然;罗开红;罗开红;;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液滴碰撞在燃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10 高亮;曾理江;;液滴分析法在酒的在线检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航院;清华航院陈民研究组提出纳米液滴碰撞破碎临界判据[N];新清华;2017年

2 记者 聂翠蓉;新技术让液滴悬浮并发出蓝光[N];科技日报;2015年

3 记者 陈丹;超快激光可在半导体上激起“量子液滴”[N];科技日报;2014年

4 王小龙;新法可让液滴按需形成任意形状[N];科技日报;2014年

5 孙文德;液滴透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6 张巍巍;美发现光电混合操控粒子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0年

7 郑庆泽;解决环卫车滴漏问题刻不容缓[N];中国建设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唐婷邋 朴淑渝;给细胞做“CT”[N];科技日报;2007年

9 莫文铸;防止衣服变脏科学家研制超疏液材料[N];中国纺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斌;冲击作用下环境液体中液滴演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元武智;随机分布粗糙结构超疏水表面上液滴动态行为的LB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孙玉金;液滴/气泡与微结构表面的粘附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常家庆;压电式微量液滴分配的机理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5 李大树;液滴撞壁动力学及传热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6 杨威;液滴破碎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7 穆恺;液驱流动聚焦中界面失稳及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徐明俊;单液滴与着火液体相互作用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朱曦;振动平板上液滴棘齿运动的理论与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10 雷蕾;纳米液滴在复杂结构界面成核与生长实验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琛;液滴撞击液膜及固壁的多相耦合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嵇庆磊;一种基于液滴控制的微流体处理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尹宗军;纳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润湿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4 刘友菊;牛顿流体液滴成形特性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

5 梁伟;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液滴碰撞过程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6 薛成宝;液滴碰撞湿壁面问题的SPH直接数值计算研究:液滴的能量耗散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孙韫;液滴碰撞壁面问题的SPH直接数值计算研究:液滴与壁面的传热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秦缘;液滴碰撞微小固体壁面动态特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驭洲;剪切流场中单液滴变形与破裂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及可视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年

10 伍罕;基于表面张力限制的高通量液滴阵列制备新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7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17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