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纯非线性类吸振器的吸振效能及高分支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0:43
【摘要】: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是一种具有纯非线性刚度的吸振器,有轻质、结构简单、吸振效率高等特点,因此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得益于其不存在预设的固有频率,NES能实现宽频吸振,但是它对于输入能量的范围却有一定要求,这使得其吸振效能往往会在激励力大幅变化的环境下有所降低。本文通过对传统NES进行改进,研究了几种改进后的纯非线性吸振器在激励幅值大幅变化环境下的吸振效能,并重点分析了其在主结构产生高分支响应后的吸振效能变化以及其对高分支响应的抑制效果。主要内容如下:针对传统NES易在大幅激励下失效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可变刚度NES。在系统受简谐激励时,基于复变量-平均法求得系统的慢变方程,对求得的解进行了稳定性判断,并与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推导近似系统的正确性。当简谐激励幅值较小时,NES表现出良好的减振效果,并且,耦合系统在整个激励频带内都能得到稳定解。随着简谐激励幅值的增大,响应中开始出现不稳定解,其对应频带也逐渐变宽,并且在部分频带内出现高分支响应。激励幅值的进一步增大促成了高分支与低分支的合并,这极大地降低了NES的吸振效能。通过合理减小NES的刚度可以消除高分支,从而提高NES的吸振效能。而在冲击激励下,合理减小NES的刚度也能有效增大NES对于输入能量的选择范围。利用串联两自由度NES抑制单自由度主结构的振动,重点分析了串联NES对高分支响应的抑制作用。运用复变量-平均法,推导出耦合系统的慢变方程,并获得其频率响应曲线。在不同激励幅值下,对比研究了单自由度NES和串联两自由度NES对主结构的振动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串联NES能够在较大激励幅值范围内保持较高吸振效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分支响应。另外,在小幅激励时,调整一级NES参数对主结构的响应影响较为明显;而在大幅激励时,二级NES参数对减振效果影响较大。研究了一种含有电磁斥力装置的变非线性吸振器的吸振效能。利用线性负刚度装置抵消电磁力中的线性项以实现具有纯非线性刚度的NES,进而,通过控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使吸振器的刚度能够按照某一规律交替呈现纯非线性和弱非线性,从而实现变非线性吸振器。随着激励幅值的提高,变非线性吸振器逐渐表现出超过NES及弱非线性吸振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吸振器纯非线性与弱非线性刚度的持续时间以及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弱非线性刚度的对应电流可以调节变非线性吸振器的吸振效能。当调整参数使连接NES的主结构出现高分支响应时,在该条件下变非线性吸振器的吸振效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但经过合理的参数优化,仍能表现出比同条件下的NES及弱非线性吸振器更强的吸振效能。
【图文】:

扭振,桥梁,消振,振源


图 1-1 桥梁受风载产生扭振效控制手段往往有振源消振、传播过程隔振、对主等,,如图 1-2 所示。振源消振即通过手段从振动的法消除或降低因转子因形状误差,或质量分布不均

示意图,振动控制,手段,示意图


振动控制手段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5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恩;刘军;葛为民;孙敏;;简谐激励作用下强非线性吸振器的能量转移效能[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7年03期

2 冯浩然;何立东;夏雪然;胡航领;;四跨转子应用调谐质量吸振器抑制临界转速振动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3 任博林;刘丽兰;张小静;李淑超;;基于双稳态发电的非线性吸振器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影响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17期

4 宋伟志;赵海军;姚永玉;周辉;陈智勇;李洲稷;;宽频吸振器设计及其刚度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7年04期

5 苏航;翁雪涛;高伟鹏;黄驰;;一种新型电磁式吸振器的设计与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7年05期

6 王卫峰;丁智平;贺才春;涂奉臣;穆龙海;;有阻尼吸振器参数优化与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7 王小龙;陆静;年猛;;吸振器在汽车振动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和实验测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8期

8 石新宇;周徐斌;申军烽;黄俊杰;;航天器电磁变频吸振器性能分析与测试[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5年05期

9 刘孝斌;俞孟萨;高岩;;简支平板上多个惯性主动吸振器的控制原理以及数值分析[J];船舶力学;2014年07期

10 高精隆;段晨东;魏文;高强;;基于质量动态匹配的吸振器的振动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丰;徐鉴;;时滞吸振器的宽频特征机理[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刘孝斌;庞业珍;张晓伟;李彦;;一种新型作动器惯性吸振器的设计研制[A];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海;曹登庆;;带动态吸振器复合材料壁板的气动颤振及其抑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申永军;;半主动吸振器的解析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李强;董光旭;张希农;罗亚军;张亚红;谢石林;;新型非线性磁性负刚度吸振器设计与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6 孙艺瑕;徐鉴;;时滞吸振器对基础激励下的主系统的振动控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7 张志峰;张希农;严博;郑宜生;马驰骋;;一种新型电磁分支电路阻尼吸振器及在组合壳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8 张志峰;张希农;白彦军;严博;;一种新型电磁分支电路阻尼吸振器及在组合壳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模态分析与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9 刘文博;王琳;;线性动力吸振器对方柱驰振的影响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房杰;王士敏;王琪;;一类宽频时滞吸振器的减振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博;横向流诱发柱体的振动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刘子豪;基于质量—弹簧系统动力学修改的船舶动力装置减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3 闫晓军;随机载荷下SMA减振器及磁吸振器理论与试验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

4 彭超;若干振功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陈以田;旋挖钻机钻杆动力学特性及其非线性能量转迁减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李嘉全;浮筏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刘海平;高速铁路轮轨滚动噪声建模、预测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鲲;带有动力吸振器浮筏隔振系统的减振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廖国江;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姚冰;颗粒阻尼建模仿真及工程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锐;纯非线性类吸振器的吸振效能及高分支响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冷俊桦;电动式主动吸振器的研制及性能分析[D];江苏大学;2018年

3 郎君;半主动控制算法研究及试验台设计[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8年

4 张亚辉;面向薄壁件稳定性加工的工件减振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5 陈子冬;张力弦—永磁变刚度吸振器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东北大学;2016年

6 冼鸿威;电磁式主动吸振器的研制与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倪铭;双重调谐吸振器及其参数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化;一种可调频吸振器的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9 冯肖肖;电磁式半主动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赵艳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主动调谐吸振器特性及其主动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2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