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散射测量的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1:55
【摘要】:随着高功率激光装置、紫外光刻、红外光学探测及激光传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光学薄膜器件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薄膜器件的光学损耗是限制其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进行评估,确定影响因素进而改善光学元件抛光工艺和镀膜工艺,对降低薄膜光学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散射测量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近年来,光散射测量技术已经迅速发展,它具有无接触、可靠、高分辨率、高鲁棒性等优势,且可实现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的快速检测。此外,由于实验测得的散射数据是元件表面所有造成散射因素的综合,这意味着添加合理的边界约束条件对测得的散射数据求逆,可同时获得元件表面多种缺陷信息,从而达到评估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目的。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和疵病的散射、光学薄膜的表面散射和体散射、及光散射测量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第一,针对不含薄膜光学元件,提出更具一般性的Beckmann-Kirchhoff表面散射模型。目前,广泛应用于实际的随机粗糙表面散射理论有三个,其中RayleighRice理论限制于光滑表面,Beckmann-Kirchhoff理论仅适用于高斯分布粗糙表面,且限制于近轴假设,Harvey-Shack理论的可应用范围最广,但不提供解析解。基于Harvey-Shack理论,我们对Beckmann的表面散射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将其推广至与Harvey-Shack理论有相近的适用范围。由于提供解析解,修正BeckmannKirchhoff模型可用于快速计算二维随机粗糙表面的散射特性。第二,提出不含薄膜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散射模型。以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现有国内外评价标准为基础,建立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统计模型,结合修正Peterson疵病散射理论,提出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散射模型,进而讨论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散射特性与表面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第三,针对已镀膜光学元件,以修正Beckmann-Kirchhoff散射模型为基础,首次提出了光学薄膜的一阶非近轴标量散射理论。该理论可适用于光学薄膜表面散射和体散射角分布的计算,弥补了现有多层膜标量散射理论难以计算散射分布的不足。与经典矢量理论相比,它的优势是:基于传统衍射光学的概念建立,更容易进行拓展;不仅适用于单粗糙界面和高质量薄膜,还适用于质量较差的多层膜散射特性研究。进一步地,针对减散射光学薄膜的设计方法也进行了讨论。第四,设计了可获取光学元件表面多种缺陷信息的总散射测量仪。基于修正Beckmann-Kirchhoff表面散射模型,建立了测量不含薄膜光学元件表面均方根粗糙度的数学模型;基于修正Beckmann-Kirchhoff模型和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散射模型,建立了测量不含薄膜光学元件表面疵病质量的数学模型;基于一阶非近轴标量散射理论,建立了测量镀膜元件膜层界面相关度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些模型,采用镜面反射总散射的测量原理,设计了可提供光学元件表面多种缺陷参数的总散射测量仪,同时对本仪器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测量方法及关键器件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
【图文】:

原子力显微镜,图像,光学元件,绪论


第 1 章 绪论在将极大地降低光学系统的光束质量,而且可能诱导其他光学元件的损坏,使整个系统崩溃。因此,,在镀膜前挑选高表面质量光学元件作为基底是减少缺陷从而提高薄膜质量的重要途径。

节瘤,典型剖面,原子力显微镜,缺陷


节瘤缺陷的典型剖面图[2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84.41;TH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乃素;;基本光学元件与“黑匣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09期

2 力源;用现代方法制造光学元件[J];应用光学;2005年01期

3 ;光学元件库——欧普特科技[J];大学物理;2005年10期

4 金友;塑料光学元件赢得重视[J];光机电信息;2004年02期

5 ;光学元件测试与设备[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3期

6 齐涤非;塑料光学元件的优势[J];光机电信息;2000年05期

7 于允平;;塑料光学元件的发展及应用[J];光学技术;1990年02期

8 于允平;塑料光学元件及其应用[J];光学技术;1991年02期

9 钟迪生;;光学元件表面的清洗[J];激光与红外;1985年04期

10 ;未来光学元件的散射和表面评价技术[J];现代兵器;198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强;尤科伟;焦翔;孙明营;沈卫星;;激光光学元件的检测[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2 杨红;王生云;张玫;郑雪;孙宇楠;;抛物面光学元件面形测量装置[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伟;许乔;胡晓阳;;高精度高阈值光学元件制造[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4 单凡;张萧;任旭升;陈帛雄;刘新;;光学元件表面剩余反射抑制技术[A];第七届高性能特种光学薄膜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晓苹;;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稳定性预测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梁景芳;李锡善;;大尺寸高精度平面光学元件的制造和检测[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蔡荣;许全益;杨力;伍凡;;高精度同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技术[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伟平;;强激光对传输光学元件热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9 周游;刘世杰;白云波;张志刚;邵建达;;子孔径拼接在米量级平面光学元件面形误差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10 张蓉竹;杨春林;许乔;蔡邦维;;强光系统光学元件波前相位梯度分析[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张兆军 通讯员 于万冰;“刻写”世界高精尖[N];科技日报;2001年

2 徐永涛;凤凰光学:光学元件龙头 参股银行[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记者 于博;全球光学元件、DC产业大洗牌[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4 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吴宇轩;浅析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N];山西科技报;2011年

5 王朝丽;光学元件产能过剩 业界建议采取晶圆代工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许金池 DigiTimes;精碟与Omron签约 转型切入增亮膜[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7 记者 于博;“大红海”策略引发产业丕变[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科鹏;基于散射测量的光学元件表面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年

2 林冬风;太阳能电池中高效分色聚焦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作[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3 聂娅 ;亚波长光学元件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师智全;大型固体激光装置光学元件结构稳定性分析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5 冯博;惯性约束聚变终端光学元件损伤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彭志涛;强激光复杂光机组件光学元件激光损伤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7 武欣;大尺寸光学元件在位干涉拼接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8 邱荣;强激光诱导光学元件损伤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9 陈晓苹;延长玻璃质光学元件工作寿命的表面强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谷勇强;投影光刻物镜光学元件的离子束精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涛;基于磨粒磨损机制的光学元件快速抛光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王丹艺;阵列光学元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3 刘佳妮;平面光学元件表面面形参数测量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4 孟诗;大口径光学元件波面误差的高精度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5 夏龙光;光学元件大气等离子体高精度确定性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元浩宇;基于光参量放大的光学元件损伤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王泉金;光学元件固结磨料弹性加工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8 马泽斌;基于双层二元光学元件的光学镜头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7年

9 张英鸽;光学元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光学散射特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年

10 孙红琼;计算机光学元件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4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44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