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著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图文】: 发现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数量与百分比体现出较强的年代特征,首先,1993年前,,前5届物理学院士的数量呈现“大起大落”之
中看出,中国物理学院士本科毕业年代主要集中于“1951—1960年”、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9;O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兆君;汪志荣;;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04期
2 柯遵科;;赵忠尧赴美购置加速器始末[J];民主与科学;2014年05期
3 姜莹;;2013:《Science》上的中国声音(下)[J];科学中国人;2014年15期
4 张正严;李侠;;屏障与超越:物理学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与思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03期
5 任安波;;科学家群体研究的七个层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05期
6 徐飞;万明;燕京晶;;科学家群体行为模式特征的实证研究——以中国科学家群体对院士制度态度差异的调查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完颜亮;;共和国脊梁之邓稼先: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两弹元勋[J];党史博采(纪实);2012年08期
8 徐飞;陈仕伟;;中国杰出科学家年龄管理策略的新思考——从近十年(2001—2010)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年龄比较的反差谈起[J];科学学研究;2012年07期
9 李荫远;;追忆恩师王竹溪先生和我的机缘[J];物理;2012年07期
10 吴燕;刘兵;;对1986~1987年赵忠贤小组高温超导研究突破的方法追溯———以文献与口述为中心[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芳yN;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仕伟;杰出科学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付连峰;当代中国的科技精英及其形成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4 白秀英;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西北大学;2013年
5 夏文华;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赵明;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翠苹;中国物理学会研究(1932-1936)[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健;我国新时期政党与国家关系格局的思考与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马艳;攀登计划对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周金蕊;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发展之初步研究(1927-1949)[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5 付森;从多元逻辑电路到多维空间仿生信息学的自主创新之路[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羽娜;中国院士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陈诗中;抗战期间中国物理学家的工作及贡献(1937-1945)[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陶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群体状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万汝洋;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馥娟;中国科技界精英思维方式和思维特色探究[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66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6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