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气固两相系统颗粒辐射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8:14
【摘要】:气固两相系统及其传热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气固两相流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从大型的流化床锅炉到用于气固催化反应器的微小流化床都有应用。本文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下的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采用DDPM(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模型与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模型相结合对流化床内的颗粒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其基础上对流化床颗粒系统的辐射特性进行分析。选取了不同空间区域的粒子系,运用多球T矩阵方法对粒子系的辐射特性进行分析,并与独立散射下的粒子系辐射特性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采用欧拉方法对流化床两相流中的气相进行模拟,对固相颗粒则采用DDPM-DEM模型。DDPM-DEM模型考虑了粒子与粒子、粒子与壁面、粒子与连续相的相互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离散相模型适用于更高的颗粒相体积分数。模型建立在内径为0.1mm的流化床上,分析了粒径分别为3.6μm、4.5μm、6μm,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8.91%、11.88%、14.88%和17.86%下流化床的流场特性,并对流化床内颗粒相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流化速度下,随着固相颗粒粒径的增大,流化床内的颗粒更难发生流化,粒径对其的影响比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更大。基于对流化床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出颗粒系的空间分布,进一步采用考虑了粒子间电磁波的相干效应的多球T矩阵方法分析粒子系的辐射特性,并与独立散射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相同粒径下,随着粒子系体积分数的增大,散射因子逐渐减小;运用多球T矩阵计算的粒子系的辐射特性与独立散射下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并随着粒子系体积分数的减小,两者的差值逐渐减小,当粒子系体积分数小于8%时,粒子系散射开始从非独立散射向独立散射过渡。
【图文】:

示意图,流化床,圆柱形,网格划分


图 3-1 圆柱形流化床网格划分示意图子填充过程数值模拟tran 模拟粒子的填充过程,在这里将粒子设定为球形,形床中高为 0.56mm,边长为 0.12mm 的正方形截面上始速度进入圆柱形流化床内,在重力作用下,数量为充重力沿 Y 方向,取 g=-9.81m/s2,这里采用的是考虑与墙壁相互碰撞的离散单元法对粒子运动进行数值模子碰撞和粒子与墙壁碰撞个数不再变化时,迭代计算量,并读取各个球形粒子的中心坐标,作为粒子流化始位置,粒子直径作为流化床中固相颗粒的直径。此分别为 8.91%、11.88%、14.88%和 17.86%,,球形粒μm、6μm,密度为 1550kg/m3,杨氏模量为 3×106Pa,.1,碰撞恢复系数为 0.9。当 fv=8.91%,d=3.6μm 时,球 3-2 所示。

粒子,离散相,模型选择,气固两相流


fv=8.91%,d=3.6μm 时粒子的初始填充设置.0 在上文粒子填充的基础上流化模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将利用 ICEM 划分好的网格文件7。采用瞬态计算。,本文研究的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型,离散相模型选择 DDPM(Den。本文对离散相的追踪采用非稳大迭代次数设为 200,粒子时间步 碰撞,离散相受连续相的曳力模件形式,文件来源于球形粒子的粒子在 X 轴、Y 轴、Z 轴方向上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124;TB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段远源;于海童;王晓东;赵俊杰;;含水量及相关散射对气凝胶辐射传热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4年02期

2 朱博;王强;郭慧军;张潇玲;杜明俊;;基于双欧拉模型的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场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徐以泉;郭庆杰;司崇殿;曹长青;;微小流化床流化特性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沈志恒;孙巧群;刘国栋;陆慧林;丁玉龙;;湍动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5 王嘉骏;顾雪萍;杨富军;冯连芳;;双流体模型中曳力及恢复系数对气固流动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立波;稠密颗粒两相流的CFD-DEM耦合并行算法及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科;复杂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CFD-DEM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刘晓东;高温微粒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旭;大气气溶胶粒子对平面波/波束的散射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韦光超;流化床颗粒流动混合特性实验与数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吴志义;弥散颗粒介质辐射特性参数反演[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顾晓炳;非球形颗粒系统辐射传递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焦明月;喷动床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卢佩佩;辐射体的近场-远场变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吴娅;壳核结构纳米颗粒消光效应与近场辐射传热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吕英明;球形聚集粒子辐射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1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71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