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发布时间:2020-05-23 02:13
【摘要】: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3,3′,4,4′-四羧基二苯醚二酐(ODPA)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通过改变二胺单体的配比,采用热亚胺化法制备了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在保证聚酰亚胺薄膜常规的优势性能前提下,改善聚酰亚胺的颜色、可加工性能和溶解性,并对其进行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薄膜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良好;脂肪族柔性单体DMDC的引入降低了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了薄膜在DMAc、DMF、NMP、CHCl_3溶剂中的溶解性,扩大了聚酰亚胺在光电领域的应用范围。
【图文】:

反应方程式,聚酰胺酸,单体配比


嘭涟?~5h后得到均一黏稠的聚酰胺酸(PAA)溶液,然后将聚酰胺酸溶液均匀的涂于玻璃板上,放入烘箱从室温升至100℃,保持1h,升至200℃,保持1h,升至250℃,保持1h,然后冷却至室温,脱膜,经亚胺比得到系列透明坚韧的聚酰亚胺(PI)薄膜,PI-0~PI-6薄膜的单体配比(摩尔比)如表1所示,反应方程式如图1所示。表1PI-0~PI-6薄膜的单体配比Tab.1ThemonomerratioofPI-0~PI-6PIPI-1PI-2PI-3PI-4PI-5PI-6PI-0n(DMDC)∶n(ODA)∶n(ODPA)1∶1∶21∶2∶31∶4∶51∶6∶71∶8∶91∶10∶110∶1∶1图1PI薄膜的制备反应方程式(其中n=n1+n2)Fig.1Thereactionequationofpolyimide(n=n1+n2)徐永芬等: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41

曲线,特性黏度,溶液,曲线


×100(3)式(3)中,W表示吸水率;G1表示试样干燥处理后浸水前的质量(mg);G2表示试样浸水后的质量(mg)。2结果与讨论2.1聚酰胺酸溶液的黏度图2为PAA-1~PAA-6溶液的特性黏度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聚酰胺酸分子链段之间的运动加剧,分子链坍塌,黏度迅速下降。在PAA固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单体配比不同并没有导致黏度出现较大的差别,表明聚酰胺酸的聚合度相差不大。聚合得到的聚酰胺酸均具有较高的特性黏度(>400mPa·s)。2.2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图3为PI-3薄膜的红外光谱图。图2PAA-1~PAA-6溶液特性黏度曲线Fig.2TheintrinsicviscositycurveofPAA-1~PAA-6solution图3PI-3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ig.3TheFT-IRspectrumofPI-3图3中各吸收峰归属如下:3070cm-1、2922cm-1为C-H的伸缩振动峰,1776cm-1、1715cm-1为C=O骨架振动峰,1376cm-1为C-N骨架振动峰,1087cm-1、823cm-1为酰亚胺环骨架振动峰,1502cm-1为C=C骨架振动峰,这些特征峰证实了聚酰胺酸发生环化转变为聚酰亚胺。另外,1246cm-1处较强的吸收峰应为二芳醚的特征吸收峰。其他PI薄膜的红外光谱图如图4所示。由图3~4说明聚酰胺酸已关环彻底。图4PI-1至PI-6薄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ig.4TheFT-IRspectraofPI-1~PI-6徐永芬等: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家铭;;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应用与市场前景[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2年08期

2 任小龙;董占林;张俊丽;张俊杰;;国外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及应用进展[J];绝缘材料;2013年03期

3 ;聚酰亚胺薄膜试验成功[J];辽宁化工;1974年Z1期

4 ;聚酰亚胺薄膜[J];塑料工业;1974年01期

5 ;拉伸聚酰亚胺薄膜[J];绝缘材料通讯;1977年02期

6 Т.Я.齐斯切娃;白彬;;单轴定向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J];绝缘材料通讯;1980年03期

7 陆洪生;;去除聚酰亚胺薄膜表面铝迹试验介绍[J];绝缘材料通讯;1980年03期

8 钟守仁;速度又高质量又好的聚酰亚胺化铣工艺[J];宇航材料工艺;1983年02期

9 余学新;;改性聚酰亚胺薄膜[J];化工新型材料;1986年06期

10 柯伟;;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制造方法的研究[J];合成树脂及塑料;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任小龙;;聚酰亚胺薄膜工业、产品及应用概况[A];第十四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任小龙;;流涎系统对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京;;聚酰亚胺薄膜粘接性能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方华;尹强;张淑洋;徐业伟;张林;;气袋靶用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5 牛鸿庆;齐胜利;吴战鹏;武德珍;;一种新型高强度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袁媛;林保平;孙岳明;;含芴基团的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翟燕;黄晔;顾宜;;滑石粉填充PMDA-ODA型聚酰亚胺薄膜聚集态结构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王钶;齐娜;肖继君;;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周浩然;林飞;刘新刚;赵德明;范勇;;Al_2O_3杂化聚酰亚胺薄膜Al含量测试方法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实习记者 李东周;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实现产业化[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记者 李大庆;我国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实现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松;应用于空间光学的聚合物薄膜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敏;聚酰亚胺薄膜中纳孔结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2 张晶波;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界面形态对其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陈超峰;聚芳醚酮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4 许奇武;聚酰亚胺薄膜冲孔机的设计与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5 顾志超;四氟化碳等离子体处理制备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D];苏州大学;2013年

6 吉海威;一种含三苯基磷氧结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抗原子氧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6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76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