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柱芳烃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04:21
【摘要】:本文围绕将柱芳烃引入多孔聚合物这一主题,采用不同的合成策略设计合成两类多孔有机聚合物,探究多孔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1)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含有柱[5]芳烃的新型聚合物P[5]-TEB,并对该聚合物改性进行脱甲基处理,得到含有多羟基的聚合物P[5]OH-TEB。羟基的引入使P[5]OH-TEB的比表面积变大,介孔分布范围变宽,同时引入微孔结构。通过模拟两种聚合物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发现引入羟基后P[5]OH-TEB对亚甲基蓝的模拟最大吸附量是P[5]-TEB的4.5倍,吸附量明显变大,吸附速率变快;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羟基引入聚合物后,聚合物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提升,这与羟基的引入有关,亲水性羟基的引入促进其与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的接触,同时羟基和阳离子染料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二者协同作用使引入羟基的聚合物P[5]OH-TEB对阳离子染料吸附效果提升,不利于其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本研究为柱芳烃基多孔聚合物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对柱芳烃基多孔聚合物进行羟基化处理,以提升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这一规律有望促进多孔聚合物在阳离子染料吸附领域的应用。(2)通过Schiff碱反应制备一种含有柱芳烃FPP5和三嗪结构的富氮多孔聚合物FPP5-BDG,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该聚合物有着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氮吸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着丰富的孔道结构,同时存在微孔和介孔结构,孔径分布在1.5 nm和12.1 nm,比表面积为439 m~2/g。碘吸附实验表明,与有相似结构的聚合物PAN-FPP5相比,FPP5-BDG更多地能捕获升华的碘蒸气,碘单质吸附量可达到296wt%,超过目前报道的大多数化合物的吸附值,对溶液状态下的碘单质同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等温线模拟所得到的最大模拟吸附量为618.7mg/g。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3.3;O64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建东,罗付生,杨光成,宋洪昌,李风生;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左育民,谢孟峡,杨志强,漆梅,杨学谨;关于含酯基多孔聚合物小球固定相保留机制的探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5期

3 刘德鹏;陈琦;赵彦超;韩宝航;;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24期

4 李璐;文秀芳;皮丕辉;程江;杨卓如;;负载对苯二酚的多孔聚合物微球的缓释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5 李璐;文秀芳;皮丕辉;程江;杨卓如;;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6年02期

6 王宇航;张秋禹;马明亮;尹常杰;寇晓康;;多孔聚合物微球成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1期

7 崔燕南;李榕龙;邓伟;阚成友;;多孔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8期

8 陈忠元;居亚兰;张文锋;朱云峰;李李泉;;一种新型碱性多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9 徐飞;;多孔聚合物的纳米形貌设计与多功能集成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9年03期

10 ;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研究获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梅;谭蕉君;张宝亮;张秋禹;;P(St-co-nBA-co-AA)胶体粒子的二次组装制备新颖多孔聚合物微球[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2 赵霄雨;魏亚波;常泽;陈龙;;固态发光共轭多孔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初探[A];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陈龙;周宝龙;李玉森;赵霄雨;魏亚波;;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初探[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4 陆瑞峰;;锂离子修饰的共轭多孔聚合物作为潜在的储氢载体:一种基于计算的储氢材料设计方案[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张世玲;游波;周树学;武利民;;一步法制备有序多孔聚合物膜及形成机理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韩宝航;;共轭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7 孟祥举;孙琦;皇甫英;肖丰收;;多孔聚合物催化材料[A];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5年

8 李晓;林耿东;张卫英;李锋;曾伟杰;董声雄;;丙烯酸酯微乳液体系多孔聚合物的形态结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何成;冯聪;康静艳;武现丽;原思国;;BCMBP自聚合吸附树脂合成及其热性能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志红;黄佳佳;原思国;;N掺杂多孔聚合物基碳材料的制备及其CO2捕获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I:能源高分子[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慧娟;几种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隔热和阻燃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2 田志红;多孔聚合物与微孔碳的制备及对CO_2吸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王鹏远;设计合成基于典型多孔聚合物的复合材料及其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叶翠;多孔聚合物膜的程序可控组装与肾小球滤过膜修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孙琦;多孔有机聚合物催化材料合成新路线[D];浙江大学;2014年

6 江凯;基于有机多孔聚合物的湿度传感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董妍;基于多孔聚合物合成微孔及复合孔碳材料的锂电池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葛学平;各向异性(Janus)和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形态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李璐;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多孔交联微球的制备及活性物吸附缓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安妮;乳液模板聚合法制备多孔聚合物整体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星月;柱芳烃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黄伟;冠醚功能化多孔聚合物选择性提锂的行为与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3 陈元海;基于三倍对称有机共轭分子的多孔聚合物合成及在电化学储能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4 赵宇航;新型氮掺杂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赖宁珊;C_3-对称芳香分子构建多孔聚合物及其性能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6 陈丽娜;有机硅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7 付树青;以硅烷为基础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8 孙潘莉;共价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和碘吸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9 周文雅;含胺基骨架多孔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

10 谷霍亮;含咪唑骨架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二氧化碳化学转化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8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78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