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碳化硅陶瓷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1:42
【摘要】:碳化硅陶瓷膜具有耐酸碱、高亲水疏油、机械强度高等优点,是膜分离技术的关键组成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本文采用错流过滤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碳化硅陶瓷膜在含油切削液,机油废水,食用油废水中的油水分离处治效果和工艺特性。通过探讨pH值与含油废水Zeta电位值和粒径的关系,选择孔径与之匹配的碳化硅陶瓷膜进行过滤;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跨膜压差、过滤时间、含油量对陶瓷膜膜通量和滤液性能影响;以及清洗时机对膜通量恢复率的影响规律。通过以上研究,论文得到了以下成果:(1)研究了pH值对溶液Zeta电位的影响,Zeta电位绝对值越低,油液颗粒越倾向于凝聚,有利于油液分离。研究结果表明: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pH值的变化也随着改变。选取Zeta电位绝对值的极小值对应的pH值作为最佳pH值,测定此时油液颗粒的粒度,选用合适碳化硅陶瓷膜的孔径。含油切削液Zeta电位绝对值最低值对应的pH为2,此时油液颗粒粒度为0.02158μm,选取孔径为0.01μm的碳化硅陶瓷膜作为分离单元;机油废水Zeta电位绝对值最低值对应的pH为7,此时油液颗粒粒度为0.0783μm,选取孔径为0.04μm的碳化硅陶瓷膜作为分离单元;食用油废水Zeta电位最低值对应的pH为6,此时油液颗粒粒度为0.31μm,选取孔径为0.1μm的碳化硅陶瓷膜作为分离单元。(2)研究了不同跨膜压差对膜通量和滤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通量会随着压力的增大逐渐增大,但压力过高,会挤压油滴进入膜孔,油类和悬浮物滤过率会降低,此时可以选取膜通量和滤过率都较高的压力作为操作压力。含油切削液的最佳跨膜压差为0.1MPa,此时膜通量为535L/(h·m~2),滤液中的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分别为4.25mg/L、5.57mg/L;机油废水的最佳跨膜压差为0.125MPa,此时膜通量为535L/(h·m~2),滤液中的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分别为1.68mg/L和1.47 mg/L;食用油废水的最佳跨膜压差为0.1MPa,此时膜通量为790L/(h·m~2),滤液中的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分别为2.07mg/L和0.95 mg/L;(3)研究了在最佳跨膜压差条件下,不同油含量对膜通量和滤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溶液浓度时,初始膜通量较高,滤液中油含量和悬浮物的滤过率也较高。含油切削液浓度为1%时,平衡膜通量为515 L/(h·m~2),此时油含量和悬浮物滤过率分别为92.78%和96.63%;机油废水浓度为1%时,平衡膜通量为535L/(h·m~2),油含量和悬浮物滤过率分别为89.08%和96.2%;食用油废水浓度为1%,平衡膜通量为790L/(h·m~2),油含量和悬浮物滤过率分别为89.52%和96.9%。(4)研究过滤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通量会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后再下降,最佳过滤时间应选择稳定区间内的某一时间点。在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含油切削液的初始膜通量为700 L/(h·m~2),105min后下降至515 L/(h·m~2)并在30min内保持稳定,其最长过滤时间宜控制在145min以内;机油废水的膜通量在120min时下降至495L/(h·m~2)并在20min内保持稳定,其最长过滤时间宜控制在140min以内;食用油废水在过滤时间为105min时,膜通量降至640L/(h·m~2)并在15min内保持稳定,其最长过滤时间宜控制在120min以内。(5)研究了有无清洗剂和清洗时机对膜通量恢复的影响,对于三种含油废水,添加清洗剂清洗的陶瓷膜膜通量恢复率较高,选择平衡区中间时间点清洗膜通量膜通量恢复率高且能最大程度使用陶瓷膜,三种废水在平衡区中间时间点的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98.6%、98.6%、98.8%,满足清洗要求。
【图文】:

示意图,陶瓷膜,非对称,示意图


3图1.1 非对称陶瓷膜示意图 图1.2 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膜SEM图碳化硅陶瓷膜特性:1、孔隙率高。制品内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气孔是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特点,封闭气孔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热量,阻挡声音的传递和物体颗粒质检的传递;开气孔主要过滤生活污水。2、抗折强度高。由碳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经过各种工艺流程制备的碳化硅陶瓷制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制品经过干燥和预烧以后,在烧成时制品内部的颗粒在高温的情况下会发生融化现象,融化后的颗粒会发生粘结现象,会使制品的抗折强度变大。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碳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比表面积大、耐高压、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成本低等优良的性质。4、过滤作用。碳化硅陶瓷的原料简单易得,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所以可以反复再生使用。由于它的高孔隙率,孔径分布的比较集中,不分散,它可以用来过滤很多有害物质,比如生活中的污水、废水都可以通过碳化硅多孔陶瓷来过滤,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1.2.2 碳化硅陶瓷膜的用途由于碳化硅陶瓷膜拥有非常独特的结构

SEM图,碳化硅陶瓷,非对称


3图1.1 非对称陶瓷膜示意图 图1.2 非对称碳化硅陶瓷膜SEM图碳化硅陶瓷膜特性:1、孔隙率高。制品内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气孔是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特点,封闭气孔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热量,阻挡声音的传递和物体颗粒质检的传递;开气孔主要过滤生活污水。2、抗折强度高。由碳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经过各种工艺流程制备的碳化硅陶瓷制品一般都具有很高的抗折强度。制品经过干燥和预烧以后,,在烧成时制品内部的颗粒在高温的情况下会发生融化现象,融化后的颗粒会发生粘结现象,会使制品的抗折强度变大。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碳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比表面积大、耐高压、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成本低等优良的性质。4、过滤作用。碳化硅陶瓷的原料简单易得,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所以可以反复再生使用。由于它的高孔隙率,孔径分布的比较集中,不分散,它可以用来过滤很多有害物质,比如生活中的污水、废水都可以通过碳化硅多孔陶瓷来过滤,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1.2.2 碳化硅陶瓷膜的用途由于碳化硅陶瓷膜拥有非常独特的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0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星火;;碳化硅陶瓷性能及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7年10期

2 许子珊;;碳化硅陶瓷材料中硼的姜黄素直接光度法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7年01期

3 陈传武;;碳化硅陶瓷膜有望产业化[J];化工管理;2015年10期

4 刘海林;;碳化硅陶瓷研究[J];中国建材;2015年06期

5 思芳;;新型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网友世界;2014年15期

6 于宏林;李涵;徐鸿照;;碳化硅陶瓷固相烧结的烧结机理及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14年03期

7 白成英;苏魁范;邓湘云;李建保;王春鹏;景亚妮;;氧化结合法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及其特性[J];硅酸盐通报;2013年09期

8 柴威;邓乾发;王羽寅;李振;袁巨龙;;碳化硅陶瓷的应用现状[J];轻工机械;2012年04期

9 刘霞;李洪;高鑫;李鑫;王磊;段虹;李鑫钢;;泡沫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11期

10 赵宏生;刘中国;杨阳;刘小雪;张凯红;李自强;;基于包混和复合添加工艺的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和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茹红强;;一种新型的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干科;许杰;王正;鲁毓钜;王亚利;杨金龙;;分散剂失效原位凝固注模成型制备碳化硅陶瓷[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3 吴行健;王晓刚;;碳化硅陶瓷球成型技术研究初探[A];2014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摘要集[C];2014年

4 吴澜尔;;碳化硅陶瓷材料研发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姜胜强;谭援强;;基于离散元法的碳化硅陶瓷高温力学性能预测[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6 王晓雷;大XZ克则;足立幸志;加藤康司;;碳化硅陶瓷的水润滑特性以及表面织构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时利民;赵宏生;闫迎辉;唐春和;;包混工艺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孔隙率衍变过程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立同;陈立富;张颖;夏海平;;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纤维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陈健;黄政仁;刘学建;高剑琴;;直接压力成型制备碳化硅陶瓷[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段春雷;付利华;陈百义;赵文林;李晓臣;李虎;;无压烧结碳化硅工艺及应用探索[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倩 实习生 张宸;唤醒“沉睡”的力量[N];鄂州日报;2017年

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高校教师1915万元技术入股背后[N];中国青年报;2017年

3 李逵;西安交大成功制备多晶致密碳化硅陶瓷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张树云;浅谈碳化硅陶瓷合成工艺[N];广东建设报;2004年

5 特约撰稿 张树云;碳化硅陶瓷的制作与应用[N];广东建设报;2004年

6 林立恒;碳化硅陶瓷材料在高温工业炉上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7 霍艳丽;寄半生豪情志于陶瓷 追毕生梦想醉心科研[N];中国建材报;2015年

8 马维维 周立勋;4.03米口径碳化硅反射镜,让宇宙更清晰[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鹿振林;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N];莱芜日报;2012年

10 淘沙;华能公司推出新型陶瓷产品[N];中国质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玲洁;颗粒、晶须强韧化碳化硅陶瓷及在密封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2 孙文周;碳化硅基陶瓷材料高温相平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小元;碳化硅陶瓷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许政威;碳化硅陶瓷膜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3 于腾飞;双磨粒磨削碳化硅陶瓷仿真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4 刘善勇;激光—高温化学复合加工碳化硅陶瓷的工艺与机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5 邢媛媛;基于Isobam凝胶体系的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注凝成型与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6 熊俊;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与相组成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孟庆聪;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8 郭方全;碳化硅陶瓷球的磨削机理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9 吴国荣;碳化硅陶瓷高效磨削钻孔及其质量控制[D];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

10 童鹤;碳化硅陶瓷复合装甲的制备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9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79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