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高温作用下石灰岩的热损伤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2:36
【摘要】:本文以涉及到高温岩石热损伤问题的地下工程(地热开采、地下煤气化等)为背景,以石灰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探索了不同温度对石灰岩“表面色度L~*a~*b~*值、裂缝发育、P-波速、导热系数、孔隙度、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高温对灰岩的损伤机制,为能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隧道火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高温处理后灰岩表面特征通过测试和观察岩样表面色度发现,色度标量L~*a~*b~*值和裂缝发育受温度和热冲击次数的影响较大。特别是300℃以后,随着温度和热冲击次数的升高,a~*和L~*上下浮动明显,b~*值逐渐增大,表面颜色逐渐变黄褐色,裂缝宽度和数量逐渐增加。(2)高温处理后灰岩纵波波速、导热系数及抗拉强度变化特征高温处理后灰岩的波速、导热系数、抗拉强度有着显著的变化,但又有所差异。纵波波速及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和热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特别是300℃以后下降较快。并且在热冲击1次时导热系数和波速下降较快。而抗拉强度随着温度和热冲击次数的增加整体下降。(3)高温处理后灰岩孔隙、裂隙演化特征通过压汞实验测试了热处理后灰岩孔隙度、不同孔径的孔隙发育情况。利用阶段进汞量-孔径、累计进汞量-孔径、阶段进汞量-孔压、累计进汞量-孔压、孔隙度-温度、分形维数-温度等变化曲线发现灰岩孔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趋于复杂化。低于200℃时,灰岩主要存在大孔及超大孔,而高于200℃后小孔和中孔大幅度增加,同时大孔和超大孔进一步拓展。此外,波速与孔隙度有较强的负相关系,随着孔隙度的增加波速显著下降。(4)高温作用下灰岩渗透率变化特征利用不同温度下灰岩的孔隙度及最大、最小孔径数据,结合分形理论建立分形渗透率模型。通过渗透率模型计算渗透率的变化率,并发现渗透率的变化率-温度、孔隙分形维数-温度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分形维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孔隙、渗透率的变化。孔隙度和渗透性的突变温度在300-400℃左右。
【图文】:

示意图,分形模型,示意图,孔隙度


图 1-1 分形模型分类示意图Figure 1-1 Classification sketch of fractal model是质量分形模型[84-87]:例如 Sierpinski 的地毯固体质量分其表达式可用(1-2)所示:i 98 1孔隙度,i 为迭代的次数[88]。如果初始的正方形边长为 L去掉的部分边长,则迭代到 i 次时,剩余的面积 Ai有(2220DiiAL Menger 海绵的固体质量模型,例如海绵的孔隙度与分形所示[89]:331-DiL ()

示意图,研究方法,示意图,灰岩


图 1-2 研究方法示意图Figure 1-2 Sketch map of research methods表征研究方法照制样标准统一制成Φ50×100mm、Φ50×25m 型高温烧结炉对灰岩进行热处理。而后通过Super eyes 对灰岩表面色度提取、裂缝观察,,并定分析裂缝发育趋势。波速、导热系数及力学性能研究方法、不同热冲击次数的灰岩长柱样品(Φ50×100 mRSM-SY6 声波检测仪。、不同热冲击次数的灰岩长柱样品(Φ50×100 m设备是湘科 DRE-2C 导热系数测试仪。、不同热冲击次数的灰岩短柱样品(Φ50×25 mm效应下灰岩抗拉强度的变化。效应下灰岩孔隙、渗透率变化研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和平;王金华;姜鹏飞;刘见中;吴刚;周宏伟;任怀伟;;煤炭科学开采新理念与技术变革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年09期

2 张锐;朱术云;孙强;武富强;;高温后灰岩单轴压缩的分形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3 苏承东;韦四江;杨玉顺;秦本东;;高温后粗砂岩常规三轴压缩变形与强度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4 苏海健;靖洪文;赵洪辉;尹乾;;高温处理后红砂岩抗拉强度及其尺寸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5 王欣;齐梅;胡永乐;邱勇松;;高压压汞法结合分形理论分析页岩孔隙结构[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年02期

6 王鹏;许金余;刘石;刘少赫;;热损伤砂岩力学与超声时频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7 苏海健;靖洪文;赵洪辉;;高温后砂岩单轴压缩加载速率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8 张建坤;何生;易积正;张柏桥;张士万;郑伦举;侯宇光;王亿;;岩石热声发射和盆模技术研究中扬子区西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最高古地温和热成熟史[J];石油学报;2014年01期

9 蔺文静;刘志明;马峰;刘春雷;王贵玲;;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估算[J];地球学报;2012年05期

10 李佳蔚;邱楠生;梅庆华;丁洁;秦建中;郑伦举;;利用热声发射技术测量岩石最高古温度的探索[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武晋文;花岗岩热破裂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高红梅;高温作用下岩石渗透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6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86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