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7 18:24
【摘要】:地裂缝已成为当前影响河北隆尧地区工程建设及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掌握隆尧地裂缝的具体发育分布情况,及其活动造成的致灾影响宽度,给当地工程建设及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及探槽工程揭露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及数值分析,开展了其发育特征及致灾影响宽度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隆尧地裂缝全长约35km,总体上可分为东西两段。其中,西段近EW向,长约20km,分布于周村至西店子村一带,呈正断左旋走滑特征。裂缝经过之处,地表形成明显北高南低的东西走向陡坎,相对垂直位错幅度最高达30cm,地裂缝最大水平张开距离达20cm,走滑最大错动距离达10cm;东段近NE60°方向,长约15km,分布于东店马村至毛尔寨村一带,地裂缝断续出露,并呈正断右旋走滑特征。地裂缝垂直错动不明显,最大水平张开距离达8cm,走滑最大错动距离达3cm。探槽揭露及钻探工程表明,隆尧地裂缝带在剖面上具有“多分支、多期次”的活动特征,且主裂缝面的断距随深度增加不断加大。2、根据区域构造背景、活动断裂与地裂缝间的几何关系及运动特征的相似性,及其与地震活动诱发的地裂缝间的关系分析之后表明,隆尧地裂缝受控于内丘-巨鹿断裂,地裂缝沿着内丘-巨鹿断裂展布和扩展,在地震或集中降水的骤发作用影响下,裂缝透出地表,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农田灌溉活动等促进了地裂缝发育规模的扩大。因此,隆尧地裂缝的成因机制可概括为“断裂控制地裂缝活动+地震或集中降水诱发地表裂缝的快速出现+抽水促进裂缝的加速扩展”模式。3、野外调查表明: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为74m,上盘最大为46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地裂缝活动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5m,下盘0~11m;微变形带为上盘15~46m,下盘11~28m。4、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地裂缝活动主变形带致灾影响宽度为19.5~30m,上盘最大为12.18~17.49m,下盘最大为7.32~12.51m。5、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宽度为78m,上盘最大为50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8m,下盘0~10m;微变形带为上盘18~50m,下盘10~28m。6、综合野外调查、物理模拟和数值分析结果,参考《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工程设计规程》(DBJ61-6-2006,J10821-2006),得出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宽度为74m,上盘最大为46m,下盘最大为28m。其中,隆尧地裂缝活动致灾影响带主变形带为上盘0~15m,下盘0~11m;微变形带为上盘15~46m,下盘11~28m。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与其距地裂缝活动带中心的距离呈负相关,亦即建筑物受损害程度和破坏面积,随建筑物与地裂缝活动带中心距离的减小而显著增大;主变形带内建筑物破坏严重,超出此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锐减,尤其是离开微变形带范围之后建筑物基本无破坏。
【图文】:
我国又一个地裂缝广泛发育活动的区域,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并造成巨大的财产经济裂缝发育分布情况及其活动的原因,探究其形范围,对有效制定工程防治措施、减少其活动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9 世纪英国自然科学家 C.莱伊尔(1797-1875)仅对各地发现的地裂缝进行了记录,,同时还做,该书中记录到,1826 年乔治亚洲首府米利奇地表裂缝;1848 年在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后,
主要包括构造成因说、水致成因说和综合成因说三大学术观,这三外学者对地裂缝成因观概括分类十分相似。的地裂缝构造成因说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也是开展西安地裂受的一种成因观点。该观点认为,构造活动是导致地裂缝发育的主缝发育、分布以及活动方式受基底隐伏断裂活动控制。部分地裂缝的高速率活动及其伴生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现象,仅仅由以解释[40],继而又产生了水致成因说。水致成因说的典型代表人安地裂缝发育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所致,而局部的地质构造条件仅起到有限的控制作用[41];刘汉东也认为造成地面沉降主要原因是降雨因素加持下,进一步导致了“保定地区地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岭则认为,“降雨和地表径流水在渗漏作用过程中,潜蚀了土层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
本文编号:2701822
【图文】:
我国又一个地裂缝广泛发育活动的区域,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并造成巨大的财产经济裂缝发育分布情况及其活动的原因,探究其形范围,对有效制定工程防治措施、减少其活动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9 世纪英国自然科学家 C.莱伊尔(1797-1875)仅对各地发现的地裂缝进行了记录,,同时还做,该书中记录到,1826 年乔治亚洲首府米利奇地表裂缝;1848 年在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后,
主要包括构造成因说、水致成因说和综合成因说三大学术观,这三外学者对地裂缝成因观概括分类十分相似。的地裂缝构造成因说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也是开展西安地裂受的一种成因观点。该观点认为,构造活动是导致地裂缝发育的主缝发育、分布以及活动方式受基底隐伏断裂活动控制。部分地裂缝的高速率活动及其伴生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现象,仅仅由以解释[40],继而又产生了水致成因说。水致成因说的典型代表人安地裂缝发育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所致,而局部的地质构造条件仅起到有限的控制作用[41];刘汉东也认为造成地面沉降主要原因是降雨因素加持下,进一步导致了“保定地区地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岭则认为,“降雨和地表径流水在渗漏作用过程中,潜蚀了土层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长宝;孟庆伟;张永双;郑光;;断裂构造对斜坡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及成灾机理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2 苏生瑞;王琦;李鹏;;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的数值模拟[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5期
3 徐杰;计凤桔;周本刚;;有关我国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的探讨[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4 徐继山;马润勇;彭建兵;杨旭东;马学军;安海波;;河间地区地裂缝分形特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03期
5 徐继山;彭建兵;马学军;马润勇;杨旭东;封绍武;安海波;;邢台市隆尧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6 宋键;唐方头;邓志辉;曹忠权;周斌;肖根如;陈为涛;葛伟鹏;;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7 李世雄;李守定;郜洪强;;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8 谢富仁,崔效锋,赵建涛,陈群策,李宏;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9 田级生;河北平原地裂缝调查分析与防治[J];勘察科学技术;2004年01期
10 徐常芳;中国大陆壳内与上地幔高导层成因及唐山地震机理研究[J];地学前缘;2003年S1期
本文编号:2701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0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