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高速螺旋槽干气密封动态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5:28
【摘要】:干气密封已在石油石化和能源电力行业中的中、高速旋转机械与设备的轴端密封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这些行业中旋转机械与设备向高参数工况的发展,以及干气密封逐渐推广到煤化工、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等领域,干气密封的使用情况并不尽人意,特别是随着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转轴轴向振动加剧,加之密封环不可避免的安装偏差,且目前干气密封普遍还存在抗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干气密封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常因端面碰磨或密封环撞碎而失效。可见,研究并开发高速下动态性能优异的干气密封并形成一套高速干气密封动态性能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提高高速干气密封动态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保障我国重要领域关键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价值和战略意义。基于气体润滑和动力学相关理论,通过小扰动法推导建立了考虑轴向和角向总共三个自由度微扰作用下的干气密封微扰膜压控制方程组,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并进行了程序正确性验证。在高速高压条件下,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外界激励情况对螺旋槽干气密封气膜动态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速且不同介质压力条件下螺旋槽结构参数对干气密封气膜动态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初步揭示了气膜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为后续螺旋槽干气密封动态性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运动学理论,考虑动环轴向振动和角向安装偏差,建立了挠性安装静环运动方程,分析了膜厚扰动分布以及最大膜厚扰动量的瞬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求解瞬态雷诺方程,分析了膜压瞬态分布以及开启力和泄漏率的瞬态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工况参数和外界激励等外部因素对动态追随性和瞬态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干气密封的瞬态运行机理。考虑到力学系统结构对干气密封动态性能影响的重要性,以静环挠性安装螺旋槽干气密封为对象,重点分析了弹簧刚度、辅助密封圈阻尼、静环密度及静环特征尺寸等密封力学系统内部因素对干气密封动态追随性的影响;同时,针对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三种密封环挠性安装形式的干气密封结构,在同一对比基准下,建立三者运动学理论分析模型并通过解析法进行求解,最终对三种结构干气密封膜厚扰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为系统地掌握了不同挠性环安装形式的干气密封动态性能优劣情况及其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在掌握干气密封动态运行机理和性能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在大量算例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种典型的膜厚扰动型态以及对应振型的发生条件,定义膜厚扰动周期峰和突变峰为干气密封动态追随性的表征参数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基于控制变量法和完全析因设计法,在给定的优化原则下研究了螺旋槽结构参数和力学元件特性参数的优化取值范围及各影响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规律。同时,借助超椭圆曲线良好的覆盖特性,提出了超椭圆曲线槽干气密封,在与螺旋槽相同结构参数条件下,通过调整超椭圆系数来优化型槽型线可使超椭圆曲线槽干气密封相比螺旋槽干气密封动态性能显著提升。为进一步验证理论研究结论,同时为干气密封动力学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自主设计并搭建了干气密封动力学实验台架,针对静环挠性安装形式的螺旋槽干气密封,在不同膜厚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干气密封的开启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槽深、弹簧刚度和挠性环质量对螺旋槽干气密封膜厚扰动及泄漏率的影响并与理论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结果较好的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相关结论。实验和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了一套高速干气密封力学系统动态性能优化设计理论与指导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2
【图文】:

端面磨损,密封环


[3]。GS 虽然没有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但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特别是 DGS 具有零磨损、低泄漏、低功耗、长寿命等显著优势,这使得 70 年代中期就陆续在工况不那么苛刻的旋转机械上成功获得推广应用,等。近年来,随着石化、能源及输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旋转机械向高速、高压等)发展,且在石化等行业,很多工艺气体都具有易燃、易爆,一旦密封失效,泄漏的介质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 DGS 的密封性以及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4~6]。高参数条件下,特别是在高速条件下,转轴振动剧烈,加之密封环不可避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引起 DGS 端面气膜失稳,从而造成密封环偏磨、进而导致密封失效。近年来,多家石油石化及制药化工企业高速离心压缩10],不仅对机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同时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封环端面有严重磨痕或密封环碎裂(见图 1-1),分析认为机组振动过大、定性不足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DGS 动力学问题不容

典型结构


第 1 章 绪论典型结构介绍典型结构及运行原理过弹性元件对动、静环端面密封副实现预紧,工程中高性元件受离心力的影响,多采用如图 1-2 所示的弹簧静止型 DGS 而言,DGS 是利用开槽技术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被泵入的气体在端面型槽的迎风侧和槽根处挤压产生形成微米级厚度的气膜,在 DGS 动力学分析中,通常尼的弹簧-阻尼系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强国;宋鹏云;许恒杰;毛文元;;干气密封动力学研究新进展[J];润滑与密封;2018年06期

2 刘爱利;;煤化工大机组干气密封的型式选择[J];石化技术;2017年10期

3 刘云飞;;泵用干气密封技术及应用[J];化工管理;2015年33期

4 汪耀林;;天然气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1期

5 段孟;石杰杰;;干气密封技术在离心式压缩机上的应用[J];杭氧科技;2014年01期

6 李宏伟;;干气密封成本分析促进双方互惠共赢[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4年05期

7 张智;;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公司两项干气密封科技成果通过鉴定[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年06期

8 李飞;;氨气压缩机干气密封故障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氮肥技术;2014年05期

9 杨仲斌;;双端面干气密封在螺杆压缩机上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2期

10 王春燕;杨海军;梁官军;;循环氢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改造[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干气密封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朱立新;;丙烷压缩机干气密封的改造[A];苏、冀、皖、赣、鄂石油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单忠庆;赫明成;王刚;李宝龙;;串联式干气密封在非连续运转机泵上的应用[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4 姜世庆;;蒸汽阻塞密封改为组合干气密封在催化气压机上的应用[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谭清德;;28AT型干气密封在CO_2压缩机上的应用研讨[A];全国化肥工业技术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4年

6 王和顺;陈次昌;黄泽沛;王新霖;;干气密封启停端面脱开方案的理论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7 王和顺;陈次昌;黄泽沛;王新霖;;干气密封启停端面脱开方案的理论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和顺;陈次昌;黄泽沛;王新霖;;干气密封启停端面脱开概念的提出及理论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2004年

9 ;管线压缩机用干气密封[A];中国油气管道建设与储运技术交流会暨油气储运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王和顺;陈次昌;黄泽沛;王新霖四川日机密封件有限公司;;干气密封启停端面脱开概念的提出及理论研究[A];液压与气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常勇;辽化机械厂亮出精品[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魏静;国产干气密封技术打破进口依赖[N];中国企业报;2008年

3 记者 谢文艳;大庆石化加氢裂化装置高压干气密封实现国产化[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穆钰;天津石化干气密封确保装置稳定运行[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本报通讯员 张卫利 邹汉平 李先明;解困之路[N];中国冶金报;2016年

6 记者 姜斯雄邋楚海虹 通讯员 周毅;福气平安进万家[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 马洪;小技改发挥大作用[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封葑;沈鼓成套市场实现“零”突破[N];沈阳日报;2007年

9 记者 廖和明 通讯员 赵凤莉;自主创新,有用还须管用[N];中国石油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晗 通讯员 李毅;让天然气管道“心脏”更健康跳动[N];中国石油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源;高速螺旋槽干气密封动态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胡松涛;基于双高斯分层表面理论的密封摩擦磨损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3 王和顺;干气密封运行状态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丁雪兴;干气密封螺旋槽润滑气膜的稳、动态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伟政;干气密封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及其响应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韩明君;热流固耦合下的螺旋槽干气密封特性及失稳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马春红;螺旋槽干气密封中低压热动力润滑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江锦波;高速干气密封端面型槽仿生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衍;双向旋转式T型槽干气密封稳定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许静;螺旋槽干气密封高压端面变形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奇超;干气密封端面型槽多参数优化及设计软件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赵艳凤;静压干气密封均压槽结构优化与气体压力波动特性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王坤;T型槽干气密封流固耦合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4 田广胜;干气密封气动运行特性及预测模型的数值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5 李芳芳;干气密封系统热力变形下的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6 赵海红;螺旋槽干气密封环端面摩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7 金海俊;干气密封摩擦副温度演变特性的测试及建模[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8 薛建雄;转子—轴承—干气密封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9 邹伟;双向旋转槽型干气密封性能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10 陈秀琴;T型槽干气密封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2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22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